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绪纶优秀课件

第一讲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绪纶优秀课件

实际上这些问题是与研究设计和实验设计有关的。
2、采用什么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使其所反映的信息得以最大 的呈现,以便对实验或调查作出科学 的解释,从而找出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归纳
1、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 研究设计—>抽样调查—> 统计推断—> 结论
2、统计的主要功能 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
◆频率曲线理论 ◆相关与回归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配合度检验
⑴心理科学统计研究中常碰到的两个问题 ⑴如何设计一个实验和调查,使所收 集到的资料最能反映所欲研究的问 题,使收集的数据最有意义,即代 价最小,收获最大?
例如:研究缪勒--莱尔错觉实验中夹角对错觉量的影 响。考虑的问题:
①应选取多少个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从0~90度间的每个角度 都取上,还是只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取哪些有代表性的角 度?
②选取多少个人,研究世界上所有的人还是……?
③实验具体怎样进行,一个人只在一个角度下进行实验,还是 在每个角度下都进行实验(被试间实验或被试内实验?)。
④如果每个人只在一个角度下实验,那么如何分配被试到不同 的角度下,即哪个被试应做哪个角度下的实验。
⑤如果每个被试在多个角度下实验,那么他以怎样的顺序去做 每个角度下的实验。
⑵古埃及(公元3050年)
国王为修建金字塔征收税款时就曾对 全国人口与财产做过调查统计。
⑶英国的威廉·配第(W.Petty)
《政治算术》一书记载了包括人口、土 地、军事、财政、法律、政治等的大量资 料,第一次用计量和比较的方法将英国的 国力和法国、荷兰进行比较,论证英国可 以超过它们而成为称霸世界的殖民帝国。 (奠定了近代统计学的基础)
②研究内容
◆总体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推论统计的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情况,在一定 概率的意义上估计、推测未知的情况。
3、实验设计
①定义 实验者为了揭示试验中自变量和
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定 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
②内容
Ø包括选择怎样的抽样方式; Ø如何计算样本容量; Ø确定怎样的实验对照形式; Ø如何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 Ø如何安排实验因素和如何控制无关因素; Ø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
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统计(政治算术)
古代,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军 事实力取决于人口和土地的多寡,所 以最早的统计是以人口和土地计量开 始的。( statistics 源于state)
⑴我国
早在4000多年前(夏朝)即有人口与 土地的记录:人口,13,553,923人,土 地,24,308,024倾。
2、概率论的产生与发展
17世纪中叶,法国数学家B.Pascal与 Fermat在讨论解决赌博问题时,创立了 概率论,奠定了统计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P12)
3、现代统计 ⑴数理统计的创立
19世纪中叶,比利时凯特勒把概率 论引入到统计学中,确立了以概率论 为基础的统计学研究方法。
(凯特勒被统计学界尊为“现代统计 之父”)
3、统计学的分类 ⑴数理统计学 主要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 数据数量相关的模式以解释,对统 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
⑵应用统计学 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
中的应用,如: ◆工业统计学 ◆ 心理统计学 ◆ 经济统计学等。
4、统计学的内容 ⑴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 括,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用统计表与统计图直观呈现数 据分布特点
5、心理与教育学研究中为什么需要统计?
Ø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Ø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就是用统计学的原 理和方法来研究心理与教育现象,对 有关的数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计 算、分析的一门基础学科。
Ø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发展不断充实着统 计学的方法。
5、心理与教育学研究中为什么需要统计?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
⑵数理统计学的发展 ①描述统计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是描 述统计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描述统 计学的代表人物: ◆ F.Galton ◆ K.Pearson
i、高尔顿 努力探索简缩数据的方法,希望把大
量已知的数归纳为几个简单的数据,用 来描述和比较事物. ◆ 中位数、百分位数、四分位数
ii、皮尔逊(高尔顿的学生)
第一讲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绪纶
第一讲 绪 论
❖ 统计学是什么? ❖ 为什么心理学研究需要统计学? ❖ 统计学的发展史 ❖ 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 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 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 ■注:统计研究包括如何搜集、整理、分
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 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的原理和方法
1、随机现象 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和自然
现象,可以把这些现象分为三类:
⑴确定现象(因果规律) 事前可预言的现象,即在准确地
重复某些条件下,它的结果总是肯 定的。
⑵随机现象(统计规律) 事前不可预言的现象,即在相同条
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每次结果未必相 同,或知道事物过去的状况,但未来 的发展却不能完全肯定。 ◆注:随机现象的原因(次要因素)
①必然规律(确定因素) ②基本因素决定事物的整体规律,次要
因素使事物呈现统计规律。
⑶模糊现象-模糊数学 事物本身的含义不确定的现象。
[例]“内向”或“情绪稳定性”
2、科学研究的目的 发现反映事物本质的客观规律,需
要排除偶然性的掩盖与干扰 (统计学是这方面的利器)
■注:统计学不是直接研究事物本质的 必然规律,而是通过发现事物的 统计规律,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 认识和把握。
◆用几个数据特征来反映一组数据的 全貌以及多组数据之间的联系;
◆例:某次考试某班同学的成绩 语文:50,60,70,80,90 数学:40,55,70,85,100
◆内容:
统计图与统计表 集中量数 差异量数 相关分析
⑵推断统计
①内容(举例)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
理论进行分析,在可靠信可以接受的 前提下,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 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