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特长生培养计划

二年级数学特长生培养计划

二年级数学特长生培养计划特长生能够根据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快速分解为树形图式,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子问题,降低解题难度,将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排列筛选,从而快速地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养成直觉引路、分析铺路和组块构思的良好思维习惯。

这也是特长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差别之所在。

进行块状思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整体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以确定解题的方向或总体思路。

在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探求、思路的寻找和类型的识别,以此养成简约逻辑推理过程,形成快速敏捷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题来进行专门的训练,相信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整体把握题目的能力及块状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如何根据特长生思维特征研究跟进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引导,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除了掌握上面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思路外,笔者认为至少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1.高瞻远瞩的把握。

数学教师除了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能钻研教材上好课外,还应该具备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对小学各年段教材的编排体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任教年段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生长点(固着点)及延伸发展有清楚的认识,不能教哪个年级就只管那个年级,人为地割断知识体系,狭隘地理解课本知识。

只有宏观把握,微观分析,深入研读、解读各年段教材,才能深刻理解领会每个学段的重点所在,才能在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更合理、更科学
地设计训练,达到知识掌握与思维训练的目的。

2.旁征博引的诠释。

数学教师除了掌握现代教学理念,能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还应回归数学本真,让课堂充盈着数学文化气息,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正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了解数学文化和数学史,将教师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与对数学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旁征博引的诠释中,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呈现应有的广度。

3.深入浅出的化解。

课改拂去热闹与肤浅的面纱,渐渐回归了理性。

数学课堂在经历反思重建之后也逐渐回到本质,“数学还是那个数学”。

解题是手段,思维训练是重点,让数学活动具有更高的思维含量应是数学教师的追求。

如同语文教师要写文章一样,数学教师经常做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也是一种基本要求。

如果一个数学教师仅仅满足于会做课本上的题,想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是不太现实的。

只有做了许多题,研究了许多题,训练学生时才能做到“通透浅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非“就题论题”。

只有聪明的、思维活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同样思维活跃的学生;只有见多识广,满腹数题的教师才会让课堂呈现特有的深度。

数学的最基本特征是简洁、准确,精练中蕴涵无穷奥妙,特长生具备了体会这种奥妙的潜能。

数学教学必须在照顾多数的前提下兼顾到这一部分学生,并根据这一群体特有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进培养,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既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理想数学课堂构建的必然要求。

小学数学特长生培养计划赵屯小学
一年级
贾德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