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 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 睡不动步骤二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 愉悦闲适的心境。
“分析形象意境”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博闻、强识。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 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 “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 做题。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 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 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 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 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 积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 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
(二)

作者的情感;

诗中所描绘的图景
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 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2)意境鉴赏规范语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意境宏 阔) 空寂、缠绵、婉转、朦胧;(清丽、隽秀) 幽静、幽美、淳朴、宁谧;(恬淡、静美) 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繁复) 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感伤、哀婉)
双鲤、鸿雁——代书信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鹧鸪——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 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采薇——指隐居生活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 悲伤与激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 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 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 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 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 预。 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 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三十五 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 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 (杜甫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kuí)州二年, 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二、常见考查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 了什么样的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情怀? 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Fra bibliotek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 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 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 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 为什么而“感伤”。
规范格式:
A: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 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 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B: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 ……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 ,表 达了……的感情。
{练习}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 意境: 描绘出了一幅冷落、衰败、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 图 思想感情: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凄苦之情。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了解考查模式 4掌握答题步骤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
有哪些客观事物?
客观景物

千嶂 落日
长烟
孤城
浊酒
羌管

解读意象:
“意”
诗人的思想感情。
“象”
客观景物。
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 观景物。
(2)常见意象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是思乡的代名词 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 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 洁,傲然独立、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等。 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
意境(想象到的画面):
一幅荒凉、萧瑟、肃杀的边塞图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 围大而抽象。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 ;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 悚然 的;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意境 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