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观察物体”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课 题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教材第 2—4 页 课时 1 课时观察、猜测、实验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预习提纲1、借助实物、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图形问题。
2、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分组策略。
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一、独立自学、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 ”(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 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一)整体观察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三、总结运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四、巩固或提高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拓展应用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教学反思课题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认识因数与倍数认识因数与倍数课时第1课时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教材解读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1.我能认识因数与倍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目标 3.我能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认识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预习提纲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通过自学课本第5页,我能解决下面问题我来说一说我还能举个例子①3×7=21,我们就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②8÷2=4,我们可以说8是4的()数,4和2是8的()数2、找一个数的因数(自学课本第6页例2)我能找出下面各数的因数我的方法是18的因数有:16的因数有:30的因数有:我的提醒我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一、独立自学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题。
老师巡视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交流学生互评学生同桌交流和小组交点评展示情况(必要时作适当补充)流。
三、总结运用总结:如果a÷b=c,那么:b、c 都是a的因数,a是c和b的倍数。
思考并讨论总结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
如我们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①5×0.8=4,能说5和0.8是4的因数,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或4是5和0.8的倍数吗?能说“1.5是0.3的倍数”。
②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能不能说“2是因数,12是倍数”。
③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③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①我们这里说的因数和倍数是以“整除”为基础,如5×0.8=4,虽然等式成立,但不能说5和0.8是4的因数,或4是5和0.8的倍数。
②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a是b的因数,反过来b就是a的倍数。
“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而不是“2是因数,12是倍数”。
④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四、巩固或提高下面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理由并改分析对错的原因。
正过来。
①36÷4=9,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⑤57是3的倍数。
③1是1,2,3,4,5…的因数。
教学反思课题教学内容一个数倍数的求法一个数倍数的求法课时第1课时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教材解读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3、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预习提纲找一个数的倍数我能找出下面各数的倍数4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我的方法是我的发现我是这样找4的倍数的: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我是这样找5的倍数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一个数()最大的倍数思考并讨论:你能把上面4或5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为什么?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一、独立自学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题。
老师巡视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交流学生互评学生同桌交流和小组交点评展示情况(必要时作适当补充)流。
三、总结运用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四、巩固或提高()最大的因数是18,最小的根据板书让生总结规律,并应用规律。
倍数也是18。
()最小的倍数是1。
教学反思课题教学内容教材解读教学目标2、5的倍数特征2、5的倍数特征课时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学生的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快地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很快地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
因此,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能理解偶数、奇数的含义。
2、能掌握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3、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教学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预习提纲2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有(每行写5个,我发现了共写20个)的数是2的倍数。
通过看课本9页,我还知道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数(),不是2的数的数叫做()数。
讨论发现:先划去1至50中的所有的偶数,并观察剩下的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 47484950我发现了个位上的数是都是奇数。
2、5的倍数特征5的倍数有(写出10个):我发现了:的数是5的倍数。
3、2和5共同的倍数特征在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180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即是2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观察同时的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一、独立自学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题。
老师巡视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交流学生互评学生同桌交流和小组交点评展示情况(必要时作适当补充)流。
三、总结运用总结: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让学生举例分别说出几个奇数和做偶数(包括0),不是2的倍数的数偶数。
叫做奇数。
(1)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2)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学生学习活动比较奇数和偶数个位的特征。
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四、巩固或提高1、在15、26、32、15、51、24、适时点拨,启迪。
47、30中:(1)能被2整除的有();(2)能被5整除的有();(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有();2.123456789能不能被2整除?96543210能不能被5整除?教学反思课题教学内容教材解读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课时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学生的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快地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很快地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
因此,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教学目标数。
2、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规律及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预习提纲自学课本完成下面表格在14,45,46,16,3的倍数有:81,19,21,384中选择两个数说说你判断的方法:我是判断的:小结:的数是3的倍数。
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一、独立自学学生独立完成预习提纲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