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状和位置公差【精品-】

形状和位置公差【精品-】


0.004
0.05 A
A
ø40j6
ø
ø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位公差框格
规则1:水平放置 从左到右 项目符号 公差值 基准符号 其他附加符号 规则2:竖直放置 从下到上项目符号 公差值 基准符号 其他附加符号
形状公差框----两格, 位置公差框----三~五格
0.01
0.03 A
sØ0.1 A M B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述 3.2 形状公差 3.3 位置公差 … 形位公差的检测 3.4 公差原则 3.5 形位公差的选择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目的要求
• 熟记14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和符号。 • 理解掌握14个项目公差带的特点。 • 掌握公差原则中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及最大实体要求的基本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 述
图 3-1 车削形成的形状误差
图 3-2 钻削形成的位置误差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 述
形位误差不仅会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如工作精度、联结强 度、运动平稳性、密封性、耐磨性、噪声和使用寿命等),还会 影响零件的互换性。例如,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间隙配合中 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均,造成局部磨损加快,从而降低零件的使 用寿命;平面的形状误差,会减少配合零件的实际接触面积,增 大单位面积压力,从而增加变形。再如,轴承盖上螺钉孔的位置 不正确(属位置误差),会使螺钉装配不上;在齿轮传动中,两 轴承孔的轴线平行度误差(也属位置误差)过大,会降低轮齿的 接触精度, 影响使用寿命。
为控制机器零件的形位误差,提高机器的精 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互换性生产,国家标准 GB/T1182-1996规定了14项形位公差项目。其项目 的名称和符号见表 3-1。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 3-1 形 位 公 差 特 征 项 目 和 符 号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3 形位公差的标注
A
Ø
A
L
B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三格的位置公差框格中的内容填写示例
ø0.05 M A M
按形位公差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图样上标注 形位公差时,应采用代号标注。无法采用代号标 注时,允许在技术条件中用文字加以说明。形位 公差项目的符号、框格、指引线、公差数值、基 准符号以及其他有关符号构成了形位公差的代号。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3 形位公差的标注
注出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用形位公差框格、框格指引线和基 准符号表示: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2.按存在状态分类
(1)理想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没有任何误差的要素,设计 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2)实际要素
时在图
零件在加工后实际存在,有误差的要素。它通常由测得 要素来代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得要素并非该要素的 真实情况。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都可分为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按检测关系/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类
(1) 被测要素
零件图中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即需要检测 的要素。
(2) 基准要素
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简称基准。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中心要素,也可以是轮廓要素, 它们均有理想和实际两种情况。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 述
要制造完全没有形位误差的零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为了 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制造的经济性,设计时不仅要 控制尺寸误差和表面粗糙度,还必须合理控制零件的形位误差,即对零件 规需要,我国根据 ISO 1101制定了 有关形位公差的新国家标准, 分别为: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 公差通则、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 1184—1996《形状和位 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4249—1996《公差原则》;GB/T 16671— 1996《 形 状 和 位 置 公 差 最 大 实 体 要 求 、 最 小 实 体 要 求 和 可 逆 要 求 》 及 GB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 述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是不可避免的。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切削力、夹紧 力等因素都会造成各种形位误差。如车削时由三爪卡盘夹 紧的环形工件,会因夹紧力使工件变形成为棱圆形,见图 3-1;钻孔时钻头移动方向与工作台面不垂直,会造成孔 的轴线对定位基面的垂直度误差,见图3-2。
内容,会标注、理解含义、明确主要应用场合。 • 掌握评定形位误差时“最小条件”的概念,会应用“最小条
件”评定形位误差的大小。 • 初步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方法。 • 了解标准中有关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级及未注公差的规定。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概 述
3.1.1 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分类 3.1.2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和符号 3.1.3 形位公差的标注 3.1.4 形位公差带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1 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分类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 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如图3-3所示的零件, 可以分解成球面、球心、中心线、圆锥面、端平面、圆柱 面、圆锥顶点(锥顶)、素线、轴线等要素。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1 零件的几何要素及分类
图 3-3 几何要素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1.按几何结构特征分类
(1)轮廓要素
构成零件轮廓的可直接触及的点、线、面。如图3-3所 示的圆锥顶点、素线、圆柱面、圆锥面、端平面、球面等。
(2)中心要素
不可触及的,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点、线、面。如 图3-3所示的球心、轴线等。
中心要素和轮廓要素均有理想与实际两种情况。
3.按检测关系/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类
被测 要素
0.05 A
基准 要素
A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4.按功能关系分类
(1)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2)关联要素
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即规定位置公差的要素。
关联要素
0.03 A
单一要素
0.02 A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2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和符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