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的现象,其根本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保存、传递和普及,是人类社会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发展的百年大计。

从本质而言,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延续,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两者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甚至被人统称为“文化教育事业”。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的根底在于文化,教育这一人类社会的现象必须要扎根于文化之中,并且紧密的围绕“人”,这一根本主体进行。

本文借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文化和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关系进行研究,重点探究教育中蕴含着的文化功能,揭示其中的重要环节,以期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最终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文化;联系;融合;体现一教育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文化和教育的内涵扎实的理论探究是研究的基础保障,只有对其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方能保障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比于经济和政治这两种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文化的范畴更为广泛,其中的内容更为多种多样[1]。

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甚至是在相隔不远的村与村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因此,若想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2]。

笔者认为,若想准确的定义文化的概念,需要考虑到文化本身的性质和内容后进行判定,因此,所谓文化,应但是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所创造结果的统一,主要是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3]。

对于教育而言,同样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够影响人们身心的社会实践[4]。

在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形式也相对固定[5],例如,当前我们所熟知的全日制教育、业余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或电视学校教育等[6]。

通过教育,可以系统的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使其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文化和教育本质上的联系在人类世界中,文化、经济和政治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三种领域,这三者共同构建了如今的人类世界[7]。

因此,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和自然事件有着被本质性的差异,只有人类社会才具有,且是由于人的智慧和创造等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8]。

因此,教育必定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作为社会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文化发展制约着当前的教育事业[9],另一方面,教育也会根据自身的属性和内在特征,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对于文化产生着良性的推动力,文化和教育两者呈现出一种共生的关系[10]。

因此,相比于其他的文化形式和组成部分,教育又有着其特殊性[11],即传递和构成的性质,只有依靠教育的这一特殊性质,文化方能得以发展和传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发展[12],从根本上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提供推动力,教育传承文化,而文化又在本质上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效果[13]。

总而言之,教育属于是文化的一种,其根本亦在于文化,若想对于教育进行正确的研究,且以相应的研究结果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立足文化、依靠文化和利用文化[14]。

二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分析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种类繁多,多种文化同时存在,如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彼此杂糅交错[15]。

因此,必须立足于教育的现实,在教育领域中加入文化的历史和价值,尤其是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内涵,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实现对于文化的良性促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16]。

如今,如何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17]。

(一)教育的传递——对文化的保存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独有成果,有着传承的特点,即时间上的延续和发展,否则,人类社会就永远会处于莽荒的年代,所谓的发展自然无从谈起[18]。

正是因为文化的传承,人们才得以继承先人所发展研究的成果,并且根据这一成果再次进行发展,最终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出当前璀璨的文明[19]。

文化若想能够得以传承,除了一定的文字记载、古物和口头记述之外,最为重要的形式,就是教育[20]。

从本质而言,教育这一人类行为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实现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相应的教育,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先人的智慧结晶,最终实现再次的发展[21]。

可以说,人类的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继承,也就是离不开教育的存在,接受良好的教育[22],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文化涵养,也是一个人,从一个生物学角度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学角度的“人”的必经之路,只有了解、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文化,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成为社会真正的一份子[23]。

文化虽然是人类社会的独有产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在出生后就能够掌握文化,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方能获取相应的信息,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24]。

对于当前人类社会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向青少年传递各种信息最为重要的工具[25],因此,利用教育,可以对于文化进行极大地普及,使得人们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产生一定得文化思维,懂得去主动了解和学习文化,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文化是人类世界的产物[26],因此,毫无疑问的是,文化的中心必须在于人,必须以人为本,否则,文化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可言,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继承者和发展者,从而形成了当前我们人类社会这个绚烂多姿的文化世界[27]。

在人类影响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类世界,正是由于文化这一无数先人智慧和经验结晶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才得以从愚昧和未开化的情况下得到发展[28],最终走到今日的文明社会。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工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9]。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掌握不同的文化,最终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30]。

(二)教育的传播——对文化的丰富文化的丰富依赖于文化的传播,而根据传播方式和主体的不同,文化的传播通常分为单向的文化传播和多项的文化交流两种[31]。

一般而言,一个社会文化的共同体,对于另一文化的共同体产生影响,单向并且进行文化传输的过程,即被称为文化的传播[32];与此相对应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文化共同体之间,双向或者多向的实现文化的相互传播,则被称为文化的交流[33]。

无论是多向的交流还是单向的传播,从本质而言,都是不同文化实现自我超越,谋求未来发展,最终实现多种文化彼此和谐共融的过程[34]。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文化实现传播和交流最为重要的工具和途径,使得人们学会如何更为理想的进行交流,客观上起到了保障作用[35],因此,文化和教育两者,从本质上,有着相互促进彼此发展的良性关系[36]。

总之,对于文化进行传播,使得人类社会的文化世界更为丰富,也是教育事业最为重要的文化功能之一[37]。

(三)教育的选择——对文化的提升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但是,这绝非意味着,所有的文化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由于年代的局限和社会现实的影响,许多文化中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糟粕内容,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中就有男尊女卑、忠君思想等内容[38],这些都应当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摒弃的内容。

除此之外,文化还有着自身的时间属性一种文化在某一时间点上[39],可能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就会成为无用的,且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化。

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教育来进行选择和优化和提升[40]。

例如,在进行教材的内容选择编写的过程中,就可以对于有关的文化内容进行选择,或者删去,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1],达到文化的选择和优化,也可以在完整展现文化内容的基础,对于文化的作用、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使得学习者能够形成自己的观念,对于文化有着选择性的认识,择其优者进行学习和吸收,最终达到文化正确、有效传承的目的[42]。

此外,通过教育,还可以对于文化的精髓进行讲解,使得学习者能够真正认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和内容,使得文化的传承能够得到切实保障[43]。

最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文化产生了交锋和共融,比如现代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以及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文化,其不仅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而且都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世界[44]。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育,则可以使得学习者能够有效地理解其中的内容,选择对于自身发展有利的内容进行吸收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学识和眼界,并且将这种文化中多个精髓予以到实践之中,对于文化实现质的提升,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45]。

(四)教育的创新——对文化的更新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是其发展最为根本的动力,也是文化魅力的体现,无论是何种文化,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充满活力,在人类的历史上源远流长,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46]。

清朝末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漫长的历史表明,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蓬勃和社会制度改革,并且没有教育给予人们的现代化和发展的理念,那么,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畸形[47]。

如今,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是否能够在保证根本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并且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背景,不仅关系到这个文化的存亡,甚至还决定着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未来发展[48]。

当下,全球化的背景必然导致经济、政治强国的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入侵”和影响,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于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要求,最终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在教育中,要强化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思维,杜绝“文化工具化”的实用主义思想,充分发挥文化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社会现实的改变,最终实现教育的创新对文化更新的促进作用。

三对于发挥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措施建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文化功能,保障我国文化的生存、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赋予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必须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教育的文化功能能够真正得以发挥,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紧密围绕教育出发点对于教育而言,其一切行为必须立足于教育目的,这也是教育活动存在的最终归属和理论依据,只有正确的教育目的,才会有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也才能真正的得以顺利进行,包括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实施者,都会据此而不断地发展和优化[49]。

因此,必须根据教育目的选择相应的文化,在保证对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其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证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以及教育目的的顺利达成。

(二)科学的设计教育内容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属性,甚至一种文化内部,也会有着稂莠不齐的内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