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课前热身
九华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清凉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漫游九华山,写下了赞美九华山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

佛教自汉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

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

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著称,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正是因为佛教的输入,才诞生了诸多像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旅游胜地。

现在,让我们开启本讲的课程,看一看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况以及佛教输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的交融情况。

视频:佛教圣地《九华山》
导言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宗教,然而它对中国影响之深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

在赵朴初编著的《佛教史略》中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汉人的习俗。

中国陆续修建了很多佛像,建造了诸多寺庙。

可以说,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是深刻的,它随着朝代的变更时而兴盛,时而衰败;历代的统治者也根据统治的需要,时而兴佛,时而灭佛。

在本讲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况。

学习目标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本讲结构图
建议学时
4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