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邮 通达 交换技术 复习

南邮 通达 交换技术 复习

交换期末复习 water第五章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交换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IDN :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 (综合数字网)(用户至交换机为模拟信号)1、 ISDN 的四个基本特征:【P137-138】以数字电话网为基础;从主叫用户至被叫用户全程为数字连接;标准的入网接口;多种业务综合。

2、 ISDN 用户 – 网络接口配置【P141 图5.1.2】NT1,NT2,TE1,TE2,TA 的作用TE 为终端设备,NT 为网络终端,SL 为从交换机至用户设备的用户线; NT 分为两个功能群:1型网络终端NT1和2型网络终端NT2。

NT1负责和用户线的物理连接; NT2具有交换和集线功能。

终端设备可划分为两类:TE1(ISDN 标准终端), TE2(非ISDN 标准设备) 用户和网络的分界点为T 参考点。

为了使TE2能接入ISDN ,配备了终端适配器TA ,将相应的终端接口转换为标准ISDN 接口。

3、 数字用户线的三种技术 【P143】频分法(FDM )、时间压缩法(TCM )、回波抵消法(EC )4、 电信交换和ISDN 的电路释放方式的不同电信交换中的3种电路释放方式分别为主叫控制、被叫控制和双方互不控制。

ISDN 中呼叫释放采用双方互不控制复原方式。

5、 ISDN 的终端业务和补充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P139-140】承载业务用户终端业务:由网络和终端设备共同向用户提供的通信业务,是在相应的承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层功能而形成的,它包含了ISO 的1-7层的全部功能(电话、智能用户电报、G4传真、混合方式、可视图文、用户电报,其中电话和用户电报只能用电路方式)补充业务:业务的附加功能,他总是和承载业务或者用户终端业务一起提供的,不能单独存在,目的是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承载或用户终端业务。

(号码识别类附加业务、呼叫提供类附加业务、呼叫完成类附加业务、多方通信类附加业务、社团性附加业务、计费附加业务、外加信息传送类附加业务)6、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信令和网络-网络接口(NNI )信令【P150-151】UNI 信令指的是S/T 接口上的信令协议,由D 信道传送。

和一般的接入段信令一样,它由三层协议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呼叫处理层,统称为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1)。

NNI 指的ISDN 交换机之间的信令,用于在ISDN 交换机之间传送呼叫控制信息。

从功能上讲,仍然属于7号信令的范畴,其应用层协议为ISUP 。

书P151 图5.3.1 DSS1的分层协议分布图 TE1的1对应物理层、2对应数据链路层、3对应呼叫处理层 TE1 用户终端、LT 线路终端、 ET 交换机终端8、ISDN 的用户接口的两种标准类型(信道类型;接口类型;信道速率;某接口用户可用速率) 【P142】3种信道类型:B 信道,容量64Kb/s ,用以传送业务信息流;D 信道,容量为16Kb/s 或64Kb/s ,用以传送信令,需要时也可传送少量的分组数据;H 信道,由几个B 信道捆绑组成,用于传送高速业务信息流。

ISDN 的用户网络接口的有两种标准类型:基本速率接口(Basic Rate Interface, BRI )该接口包括2个B 信道和1个16Kb/s 的D 信道,常称为2B+D 接口 用户可用速率: 144Kb/s (2*64+16) S/T 接口速率192Kb/s U 接口速率160 Kb/s 基群速率接口(Primary Rate Interface ,PRI )该接口包括30个B 信道和1个64Kb/s 的D 信道,常称为30B+D 接口,用于连接ISDN 用户交换机等大容量用户。

用户可用速率:1984Kb/s (30*64+64) S/T 和U 接口速率2048 Kb/第六章 移动交换1、图6.1.1 PLMN 功能结构,图中各网元名称和功能特点,各个接口的位置。

【P167-168】TE NT 交换机TE1TE 2TA NT 2NT 1交换机R用户设备S U U S (a)简要示图SL SL (b)详细示图SL :用户线TMSC(Mobile Switch Centre)移动交换中心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包括ME(移动设备)和SIMBS(Base Station)基站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原籍位置登记器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访问用户登记器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设备识别登记器AC(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操作维护中心2、空中接口的制式(CDMA、TDMA、FDMA;3G、2G空中接口制式)【P165】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TDMA(Time)时分多址 FDMA(Frequency)频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2G(2nd Generation) 3G(3rd Generation)3、网络单元的物理实现的三种方法。

【P169】(1)综合式:MSC、HLR、VLR位于同一物理设备中,即移动交换机兼具位置登记器的功能。

(2)部分分离式:MSC和VLR位于同一物理设备中,HLR为单独的物理设备。

(3)完全分离式:MSC、HLR、VLR均为独立的物理实体。

4、MS->PSTN用户呼叫接续过程【P174 图6.2.1】5、PSTN用户->MS呼叫接续过程【P175 图6.2.2】在PSTN中,用户摘机后必须在听到拨号音表示交换机已准备收号,才能拨号后。

6、MS->->MS呼叫接续过程7、移动呼叫释放方式特点(P175)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节省无线传输资源,呼叫释放采用互不控制复原方式。

8、MSDN、IMSI、IMEI、MSRN、TMSI,各个号码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P171-172】如寻呼移动用户时可以使用的号码是IMSI和TMSI。

TMSI和MSRN由VLR分配。

MSDN(Mobile Station Directory Number)移动台号簿号码人们呼叫该用户所拨的号码,在GSM系统中称为MISISDN,其结构为:【国际电话字冠】+【国家号码】+【国内有效号码】。

国内有效号码结构为:【移动网号】+ H0H1H2H3 + ABCD,移动网号识别不同的移动系统,H0H1H2H3用以标识用户所属的HLR,ABCD为用户号码。

E.164编码方式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fication)国际移动台标识号任何网络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的国际通用号码。

每个移动台可以有过个MSDN,但是其IMSI只有一个,由电信部门在用户开户时写入移动台的EPROM。

最长、我国15位 E.212编码方式 MMC+MNC+MSIN MCC(3位,我国460)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号唯一标识移动台设备的号码,又称移动台串号。

由制造厂家永久性的置入移动台,用户和电信部门均不能改变,防止有人使用非法的移动台进行呼叫。

MSRN(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移动台漫游号系统赋予来访用户的一个临时号码,其作用是供移动交换机路由选择使用。

MSRN由被访地区的VLR动态分配,它是系统预留的号码,一般不向用户公开,用户拨打MSRN号码将被拒绝。

按呼叫分配,在接受来话时分配。

通话结束时撤销。

TMSI: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号9、移动台初始化过程、软切换和硬切换、越局切换、寻呼的概念。

移动台初始化:【P173】移动台开机首先就要通过自动扫描,捕获当前所在小区的广播信道,由此获得所在PLMN号,基站号和位置区域等信息,并将其存入RAM中。

切换:【P180-181】软切换:当移动台接近两个区的交界区时,它同时和两个小区的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一直到进入新的小区测量到新基站的传输质量已满足指标要求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连接。

如果说硬切换是“先断开、后切换”的话,软切换则是“先切换、后断开”,没有通信中断时间,实现“软着越局切换:新、老话音信道属于不同的蜂窝小区,且分属不同的MSC 管辖。

寻呼:把信号或信息从基站传送到移动或固定接收器的一种单向无线通信方式。

9、位置更新的概念位置登记:指移动台通过接入信道向网络报告它的当前位置。

如果位置发生变化,新的位置信息由移动交换机经VLR 通知HLR 登陆。

三种方式:始呼登记、定期登记和强迫登记。

10、熟悉移动用户鉴权过程【P176-177】(AC 、VLR 、用户(SIM )配合完成)(1)VLR 向用户发送一个随机数(2)用户的SIM 卡执行鉴权算法A3,得到数字签名响应,返回VLR(3)VLR 将结果与预先算好的相比较,若两者相符,则鉴权成功。

11、短信息的收发过程(SMS 是GSM 系统中唯一一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业务通道的业务;2个独立的过程;专用信道传输) 发送过程:【P182 图6.2.8】 接收过程:【183 图6.2.9】 第7章 智能网 1、智能网产生的原因及基本思想【P201】 智能网的提出:软件危机主要思想:将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分离的基本思想。

2、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之间的关系 智能网并不是提供某一种新业务的新的网络,只是一种新的控制结构。

3、智能网4个平面级相邻平面之间的映射关系【P206 图7.2.1】四个平面:SP (Service Plane )业务平面GFP (Global Functional Plane )全局功能平面DFP (Distributed Functional Plane )分布功能平面 PP (Physical Plane )物理平面业务平面中的每个业务特征(SF )将映射(Mapping )到全局功能平面中的一个或多个SIB 。

SIB:业务独立构体 全局功能平面中每个SIB 的操作将映射为分布功能平面中的一个或 多个FEA ,这些FEA 可能分属于不同的FE 。

FEA:功能实体动作F E (Function Entity ):功能实体。

PE (Physical Entity ):物理实体,是由一个或多个FE 组成。

FE 至PE 的映射原则:多个FE 可映射到同一个PE 、同一FE 可映射到多个PE 、同一FE 不能分裂到几个PE4、熟悉SIB 特性SIB 是独立于业务的,可再用的功能模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