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论君子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讲究,居住上 不求舒适豪华,对于自己不足之处要快快 努力、小心说话,亲近贤达之士,以合于 道德的要求来纠正自己,这样才可以算是 好学。”
3.子曰:君子不器。
子说:“君子应博学通 才,不能像器具一样, (只有某一方面的用 途)。”
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 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篇)
论语——论君子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要厚重,不厚重就没有 威严,所学的东西也不会坚固。在与人相 处中要以忠信为主。不能与德才不如自己 的人做朋友。如果有了过失或错误不要害 怕改正。”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 也己.”
君子有九种思辨能力:看要看明白,听要 听清楚,表情要温和,形貌要恭敬,言语 要忠诚,做事要认真,有疑问一定要问, 愤怒要考虑后果,财富取得要合法。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总是帮助别人完成好事, 不会帮助别人成其坏事。小 人正好相反
8.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yue) 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 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与君子相处容易,但难以取悦。如果刻意讨好、 奉承他们,他们反而不高兴。但他们在用人时, 能根据一个人的长处而重用。与小人难以共事却 容易取悦。取悦他们不是按常理那样规规矩矩, 他们反而能接受。但他们用人时责求完备、处处 挑剔,所以很难服侍
14.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因果、 自然规律,敬畏品德高尚的人,敬畏圣 人的言教。小人不懂得天命因果,所以 不知道怕,不尊重德高望重的人,轻侮 圣人的言教。
1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 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矣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在小事上可能不受人赏识,但 可以承担重责大任。小人无法承 担大任,却以力求表现、投机取 巧
13.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 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 老也,血气及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 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 年时,血气正旺盛,要警觉争强好 斗;老年时,血气衰退,应警觉贪 得无厌。
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 没有固定的成见,不一定 非如此不可,他只是按照 义理去做,依从于义理。
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 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终身不忘的是道德的修养, 小人念念不忘的是安逸的物质享 受;君子想的是国家法制,小人 想的是利益的获得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 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 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 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 可能成为君子。
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 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君子舒泰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目中 无人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 格要求别人。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 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 纳他的好话。”
1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