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首先会考虑调整流动相的比例您如果用的反相色谱应减少有机相,具体如何调整应参考3的原理,就是有机相减少,保留时间变长,如果原来是30%的有机相,现在减为20%,目标峰的保留时间会延长为原来的三倍;也有可能是柱子完了,峰分叉
原因主要有几种:
1 流动相不合适,更换流动相及重新摸配比。
2 可以通过调整流速达到更好的分离结果,如原来的1 ml/min,调到0.7ml/min,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还有一种可能是化合物部分氧化,用流动相按1:1稀释之后,再跑一次,可能分叉就没有了。
4 柱子可能有问题了,这个可以用标准品验证一下。
色谱柱不适合,或者流动相比例不好。
改变流动相比例或更换流动相。
某些情况下可以加入有机酸改变PH
呵呵,这个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了,笼统的说有这样几种办法:
1,流动相改变。
可能改变流动相的PH,也可能改变流动相的配比,或用梯度来分离,还有可能用其它的流动相替换,这样根据样品结构及具体性质,还有实验结果来判断。
2,改变色谱柱。
可以用柱效更高的色谱柱来分离,也可能直接更换其它极性的色谱柱,也要看之前分离情况判断。
3,对样品进行前处理。
可能进行衍生,也可能进行萃取或其它方法。
4,如果最终还是无法分离,可以考虑诸如气相色谱等其它分析方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