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溶栓的护理
溶栓治疗
适应证 禁忌证 药物应用 护理
溶栓的适应症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 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 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h,病人年龄<75岁。
ST段显著抬高的心肌梗死病人年龄>75岁,经慎重 权衡利弊仍可考虑。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已达12~24h,但如有 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可考虑。
一旦发生心室停搏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发生室 颤时行电除颤,遵医嘱正确使用急救药物。
2、溶栓后再梗死:溶栓后病情无缓解,持续胸痛、
烦躁等,或缓解后又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梗死面积扩大 或未通,应尽快行再灌注治疗
溶栓后护理--抗凝治疗阶段
静脉滴注:肝素 持续肝素静滴,每4-6h 测定一次APTT,据 APTT值调整剂量,维持APTT为正常的 1.5~2倍或60~80秒。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q12h/日 口服 :阿斯匹林:溶栓后300mg/日。
急性心梗溶栓术中术后护理
中山大学 马明洋
教学目标:
1 了解急性心梗的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的治 疗策略及溶栓药物 2.熟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3.掌握溶栓治疗中、溶栓后的护理。
急性心梗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偶为冠脉持续 痉挛等)导致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流中断),使冠状 动脉完全闭塞。
溶栓再通的临床标准
ST段2小时内或于溶栓期间,下降50% 胸痛2小时缓解70%以上 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酶峰提前 CK-MB<14h,CK<16h
满足任意两项(除2、3项组合)即为再通
护理--溶栓药物应用阶 段
生命体征监测 溶栓疗效观察 不良反应 、合并症监测
★基础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特 别是在血栓溶解、冠脉血流再通的瞬间, 心率、心律、血压变化非常明显,应及时 记录。
服这两种药 物呢?
链激酶是从链球菌中提取,因链激酶具有一定的抗原性, 故使用前需做过敏试验。 使用方法:链激酶150万单位+NS100ml静脉滴注,60min 内滴完
• 作用机制
激活
纤维蛋白 溶酶原激 活剂
血栓中纤维 蛋白溶酶原
溶解冠脉内血栓
纤 维 蛋 白 溶 酶
溶栓治疗策略
尽早 完全
时间就是心肌
其他护理
1 抗凝治疗初期--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 亲友探视 2 防止情绪激动,指导正确用药 3 合理饮食(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4 保持大便通畅 5 正确指导运动
患者男,54岁,9h前于睡眠中无明显 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为压榨样疼痛。 6h前于外院行心电图示:窦性心率,Ⅱ、 Ⅲ、avF ST段抬高1.0cm,Ⅲ见q波, 心肌酶:CK 1049U/L, LDH 377U/L , CK-MB 83U/L 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与溶栓病死率降低的关系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1 2--3 4--6 7--12
每 千 例 挽 救 病 人 数
在发病后12小时内,溶栓每延迟1小时,每1000个病人多损失1.6个生命, 而且前6小时生命损失(每1000人2.6个)比后6小时(每1000人0.6个)更 大。
再灌注心肌:
起病3~6h最多在12h内
冠脉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
心肌再灌注
应用PCI和溶栓剂早期灌注可减小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功能, 并减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从而使急性期及长期死亡率下降。
溶栓与PCI
根据症状发作的时间和危险性、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和 转运至导管室所需时间,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血管 开通策略: (1)如果发病时间<3小时,而且导管治疗无延误,溶 栓和直接PCI效果无显著差别 (2)症状发作超过3小时,直接PCI优于溶栓治疗;如 不能在90分钟内进行直接PCI,若没有禁忌症应首先 溶栓治疗。
患者于我院行溶栓治 疗,对于该病人溶栓 护理的要点是什么?
小结
溶栓治疗
适应症 禁忌症
溶栓时 护理
溶栓后护理
课堂小测
1、溶栓过程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一急性心梗老年患者,年龄78岁,可以做溶 栓治疗吗? 3、某病人溶栓后1.5h,胸痛症状消失,并出现 再灌注心律失常,该患者的溶栓治疗是成功的吗?
⑤心源性休克
⑥近期(2-4周)脏器出血
⑦孕妇、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⑧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⑨曾有链霉素用药史(5d内),或既往有过敏史
溶栓药物
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 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第三代: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药物
尿激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是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溶栓药 物。 使用方法:100-150万单位+NS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 滴完,现配现用。辅助用药: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溶栓 后配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维持治疗。 为什么要口
★ 溶栓疗效观察:
1、胸痛程度、部位、性质的观察
2、ECG升高的ST段的变化,开始给药后按照所用 溶栓药物的要求定时记录ECG。
3、开始给药后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出现 4、密切监测血压 5、监测心肌酶普变化情况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寒战、发热、皮疹等; 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收缩压低于90mmHg); 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尿血、便
血、咯血、颅内出血等
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过敏反应,低血压及有无出血倾向, 仔细观察口腔粘膜、齿龈有无出血,穿刺部位有无皮下 出血及血肿,避免不必要的各种穿刺,以免增加出血机 会。
★ 并发症监测
1、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梗出现一过 性窦性过缓等严密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溶栓的绝对禁忌症
既往任何时候的出血性卒中,1年内的其他 卒中或脑血管事件 已知的颅内肿瘤 活动性内脏出血 可疑的主动脉夹层
溶栓的相对禁忌症
①不能控制的高血压(BP>180/110mmHg) ②既往脑血管意外
③应用抗凝治疗者(INR≥2-3),已知的出血倾向
④近期创伤(2-4周):头外伤、创伤性CPR、外科大手术、 不能压迫的血管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