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7·吉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砖(节选)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汲②水滋土,人逐数牛错③趾④,踏成稠泥。
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⑤平其面,而成坯形。
(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①埏(shān)泥:揉合粘土。
②汲:从井里取水。
泛指打水,取水。
③错:交错,错杂。
④趾:脚。
⑤戛:刮平,削平。
1.“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长春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③,必过④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陕、洛间皆化⑤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节选自《宋史》卷三三六) 【注释】①凛然:严肃的样子。
②指:意图,意思。
③展墓:扫墓。
④过:拜访,探望。
⑤化:教化,感化。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奉.之如严父 ____________(2)吾无过.人者 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16·长春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杨继盛七岁失母。
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
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
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
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馀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
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
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
③鬻(yù):卖。
④仰:依赖、依靠。
⑤我曹:我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心好.之 ____________(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馀人 ___________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
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19·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
岁余,东海大治。
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
②河南:指河南郡。
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
④矫制:假传圣旨。
⑤数:屡次。
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
⑦大指:大的原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使:____________②乃.召拜为中大夫乃:____________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从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可以看出。
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19·扬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有删改) 【注释】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枳棘非鸾凤所集”中“集”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19·德州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
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释】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
②幽潜:指幽居避世。
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翻译下面句子。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2019·聊城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
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后,衡病重而卒。
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
谥文正。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或.问之________ ②亦不睨.视而去________2.翻译句子。
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许衡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2019·陕西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
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