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一、许仲平义不苟取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
主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4分)
(1)尝暑中过河阳。

(2)渴甚。

(3)众争取啖之。

(4)或问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2)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

二、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显不,长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2)马无故亡而人胡。

(3)人皆吊之。

(4)居数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

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
珠退还了。

(1)成语:。

(2)寓意:。

三、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2,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

②多:学得过多。

③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2分)
(1)或失则多(2)然后能救其失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2分)。

四、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
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裘:皮衣
1.与文中“驻马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之市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驱之别院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4分)
(1)数百步复反() (2)及疲()
(3)乃布裘坐观() (4)三日方去()
3.翻译句子。

(2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分)
,。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1读书,有乘轩冕○2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制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注:①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二人。

②乘轩冕:乘车。

1.写出句子大意。

(2分)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2.本文写了哪两件事?(3分)
,。

3.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的人?(3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