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课时安排:两课时一、板题示标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童话大师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示标)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遍?1、认识6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2、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理清课文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二、出示自学指导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按“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一一冻死”这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4. 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①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②下雪的大年夜里,小女孩在街上是怎样卖火柴的?说明了什么?6.划出有关描写小女孩悲惨生活的语句。
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自学效果。
1、检查读文情况,做到认真倾听,如有错音及时订正。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给多音字组词:zh <Hg(挣钱)hu d(划火柴)j 1(几乎)zh i(只有)zhe(拿着) zh mg(挣扎)hu 4计划)j i(几个)zh i(一只)zh do (擦着了)字形难点:不要多点:旺捏烧词义重点:蹒跚、闪烁、慈爱的意思。
教师讲解:圣诞树、圣诞节。
3、指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按“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一一冻死”这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①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②下雪的大年夜里,小女孩在街上是怎样卖火柴的?说明了什么?6、划出有关说明小女孩悲惨生活的语句。
五、后教。
1、重点字师生共同补充、更正,落实。
2、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她可忘不了这个。
”a.她忘不了什么?大年夜富人享不尽的欢乐和幸福,小女孩有吗?b•小女孩忘不了这大年夜,说明了什么?(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向往光明,向往快乐。
)3•小结:大年夜本是孩子和爸爸妈妈团圆欢聚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人们欢乐的时候光头赤脚,流浪街头,叫卖火柴。
她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悲惨。
六、当堂训练。
1、写字,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监督。
2、选取练习册上的习题。
分为必做题、选做题。
第二课时小女孩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啊!在这痛苦的生活中,她有哪些幻想呢,结局又是怎样的?这节课就结合课后问题理解第二、三段的内容。
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同情穷苦人民孩子的悲惨遭遇和仇恨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感情。
2、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自学指导1 •轻声自由读,思考讨论:①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各在怎样的情况下擦燃火柴?②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幻想些什么?2. 用“〜〜”划出小女孩一次次擦着火柴时,出现幻想的语句。
3 •填空练习根据表格的内容,重点抓住小女孩幻想的语句,说说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些美丽的幻想?4. 指导朗读课文。
(表达出小女孩迫切的希望,痛苦的哀求。
幸福地飞走的心情。
)5、你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6、默读第三段思考讨论:拓展与运用第1 题三、学生自学,师巡视。
四、检测自学效果。
根据自学指导逐一检测。
五、后教。
对于难于理解的句子,师做重点引导。
1、你怎样理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因为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所以作者说小女孩死了,就不在有寒冷和饥饿的威胁了,这是在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
2、默读第三段思考讨论:拓展与运用第1 题第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好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第二个幸福: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是彻底告别痛苦的生活的幸福了。
六、当堂训练。
7、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说或怎么做?《凡卡》导学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示标)。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遍?(指名读)1、认识14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
2、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出示自学指导1、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本课的多音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4、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6、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自学效果。
1、指生说说对作者的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做到认真倾听,如有错音及时订正。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五、后教。
1、重点字师生共同补充、更正,落实。
2、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受凡卡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当堂训练。
1、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题。
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这节课继续学习《凡卡》一课。
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凡卡的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出示自学指导1、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3、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快乐。
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5、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两次叹气。
一个九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凡卡却连声叹气。
从这三次叹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6、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1)、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
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⑴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明具体地址,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会来接他。
⑵如果写清楚了地址,凡卡的生活就会改变吗?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自学效果。
1、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还写了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
(第4、5、6自然段和第13、14自然段。
)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回想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家乡美丽的夜景以及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
)⑵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凡卡提笔给爷爷写信时就回忆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回忆起了家乡美丽的夜景。
当他写到自己在城里当学徒的痛苦生活时,就又回想起了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时光。
)⑶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把凡卡给爷爷的信、以及他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穿插起来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凡卡在城里的痛苦生活。
⑷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⑸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⑹交流。
①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凡卡回忆家乡美景时的复杂心情。
②朗读第4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感受凡卡和爷爷在一起时的自由和快乐。
3、再读“回忆”,感悟写法:⑴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快乐。
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⑵讨论交流。
⑶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穷苦的生活,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⑷小结:课文穿插着凡卡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
这部分穿插描写,对突出凡卡痛苦的心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两次叹气。
一个九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凡卡却连声叹气。
从这三次叹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1、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
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⑴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明具体地址,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会来接他。
⑵如果写清楚了地址,凡卡的生活就会改变吗?3、小结:不管哪一种可能,在沙皇俄国的黑暗年代,凡卡的悲惨命运都不可能改变。
文章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5、小结: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凡卡》。
这个感人的故事,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凡卡后来的命运到底会是怎样呢?文中最后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五、后教。
六、当堂训练。
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
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
《忆读书》导学案大家喜欢读书吗?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忆读书》一课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示标)。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遍?(指名读)一、学习目标1、认识12 个生字,会写6 个生字。
2、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二、出示自学指导1、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新词。
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来理解意思。
3、冰心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哪一句话?三、学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自学效果。
1、引导思考,解决以上问题,明确:在2—10 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