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宜兴市南新小学宋伟红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今天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伟大祖国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将在这一代少年儿童的奋斗和创造中最终得以实现。

如何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老师的重要任务,我们需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一爱意浓浓,润物无声。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

”老师无私的爱,真诚的鼓励,甚至是善意的谎言,都在潜移默化地浸润着学生,甚至能改变学生一生。

然而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我们很难想象他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幸福。

教师对学生的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
生而献身的热忱。

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

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

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人格特征。

爱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老师要用爱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要用信任去填补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要用期待去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

用无私的爱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树立新的服务观念,以
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让爱支撑起一片晴空。

总之,教师应该用心去体会学生的思想,感受他们的内心,给教育插上爱的翅膀,爱会带着理想去飞翔,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在校园这一方净土里,让爱洒满学生的心田,让爱与教育同在,哪里有教育哪里就充满爱。

二特别的爱,浇灌别样的花。

1 对于学习上的差生。

首先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差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差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真笨”、“坏透了顶”、“无可救药”、“放弃他一个算了”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

其次,要在思想上转化他们,后进生的差往往是多方面的,如成绩差、品德差、行为差、习惯差等,这些缺点不是一朝一夕
形成的,对他们的转化也不是立竿见影的。

它常常需要一个反复而曲折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持之以恒,勤于疏导。

教师必须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心贴心的交流,才会使后进生感到教师的真诚和善意,才会放开心理上的戒备,吐出心中的肺腑之言,在行动中显示出纠错的勇气和决心。

当然,差生仅仅从思想上做工作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如果成绩不能逐渐取得进步,从长远上来看,当成绩与别人差距越来越大时,他必然丧失学习信心,最终导致自暴自弃。

因而要真正解决差生问题,在抓思想的同时还要抓他们的学习成绩。

而在差生中又存在这样一批人,他们智力并不差,相反很聪明,并不是学不进去,而是缺乏吃苦精神,自制力太差。

因此,我不断地鼓励他们刻苦学习。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句话可能让学生记恨一辈子,让他失去学习信心,也可能由于你的一句话激活了一个学生,使他自此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因此,作为班主任,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辞,你可以把它送给优等生,更可以把它送给差生。

并且,我在班里成立了互帮小组,各个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学习活动,不让本组中任何一个人掉队。

同学们之间的友情逐日增强,协作
学习的能力逐日提高。

总之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要有一种诚恳的态度、持之以恒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决心。

才有可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特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好生与差生。

2 对于心理上有缺陷的孩子。

学校是个大家庭,什么样的孩子都有。

有些孩子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总有几分不忍,在他们犯错时不忍批评;在他们完不成学习任务时不忍揭发。

当他们有进步时,我却睁大眼睛看,并热情的鼓励;当他们主动要求我帮助时,我会全力以赴。

其他同学看我这样做,也学着主动帮助他们(许多时候,语言的教诲不如行动的导向)。

我这样做是想让他们知道世界并不缺少爱,人与人之间表达爱的方式很多。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

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教师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

为了缓解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我尽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有些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

这种学生比较自私,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

表现为易怒,不善与同学合作,有强烈的占有欲。

如去年我班的一位六年级学生许浩峰,母亲生下两个孩子后才改嫁给他的父亲,生下他时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对他是“ 拿在手里怕掉了” 、“ 含在口里怕化了” 。

他智力较好,但成绩不大好,而毛病却很多。

轮到值日不扫地;有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他却突然躺在凳子上,我找其谈心,他说他没有同桌,无法讨论。

而且他还说一~三年级时经常被人欺,后来他就不买帐。

他还说思品老师曾教育同学要宽厚待人,他想不通。

我就跟
他讲孔融和朱冲他们的故事。

当然,让他一下子改掉原来这些坏习惯,谈何容易。

我让他慢慢地改。

他还跟我打了个比方说:“就像让我爸爸戒烟,让他从每天两包到一包到半包。

”我趁机表扬他说:“你很有想象力。

”我多次与他开诚布公地谈心,并在适当的场合给他创造一些成功的条件,如红领巾演播让他表演哑语《感恩的心》,同学们都说他演的很棒。

一有进步就及时地表扬,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合作关系。

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都争取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他渐渐地被感化了,终于使他下决心改变不良的习惯。

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 “许浩峰的转变可真大啊!”
三让爱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导航灯
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学生们天真、可爱,有着自己的思想,有时他们也很感慨,不会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也希望从中寻到自己的快乐。

他们会为了
喜欢某一科目而努力学习,也会为了喜欢某一老师而努力地学习这一学科,当然,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对我们教师来说,我们要努力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的形象无论在知识,还是在人格上都具有无穷的魅力,然后再加上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我所说的“爱”并不是用“轰轰烈烈”来做修辞语的,而是指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渗透的关爱之情,是每一次耐心的讲解,每一次提问学生后鼓励的微笑,每一次学生进步后的表扬,每一次学生失意彷徨时的耐心开导,每一次学生无助时给予他们莫大的力量——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心,应有的博大的“母爱”,应有的职业道德,现在的学生压力的确很大,有时并不来自于作业量的多少,而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这其中有家庭的有学校的还有社会的。

这些不同的压力带给学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比如有些学生就觉得校园生活枯燥无味的,他们将教室、家视为两点一线,而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两点一线上整天做着规则的无聊运动,而且还有可怕的考试在等着他们。

其实这些学生的想法过于偏激消极了,教师就应该从中进行引导。

教给他们如何稀怀,教会他们如何将现实生活中挫折、苦难转化为动力,如何使他们自己快乐起来。

经常与这样的同学及家长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使他们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