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年份总产值(亿元)增长率(%)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总产值(亿元)增长率(%)总产值( 亿元)增长率(%)总产值(亿元)增长率(%)三大类产品总产值比例(%) 表2 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录所规定的内涵,它包括了电子声像设备、电子产品营销等若干个专门化课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30%( 表1),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表2),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表1 电子工业总产值统计表1995 2 470.7 662.0 947.7 861.0 26.8 38.4 34.8 1996 3 042.5 23.1 1 016.7 53.6 1 081.2 14.1 944.6 9.68 33.4 35.6 31.0 1997 4 001.5 31.5 1 238.3 21.8 1 496.1 38.4 1 267.1 34.1 30.9 37.4 31.7 1998 5 482.3 37.0 2 013.8 62.6 2 045.1 36.7 1 423.4 12.3 36.7 37.3 26.0年份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电子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2 286.4 698.1 2 470.9 5 482.4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2.02 3.45 4.9 4.2 7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0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 亿元的目标,预计“九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 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

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

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或职教中心办的 3 年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这些学校总体上看在职业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较强调技能训练,特别是技工学校,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有相当多的教师直接来自企业或从企业聘请,这些教师从事一线工作的时间长,经验较丰富,比较适合职业教育。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层面要求相当于高中阶段教育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文化基础层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线路元件层电子整机层系统层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通信网络的组成原理,有关信息处理与传递的最新技术电子产品营销知识(一) 开发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1. 以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基本指针。

2. 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及生源状况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3. 认真总结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与先进经验。

(二) 开发教学指导方案的原则1.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加强德育和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 以认真的态度来调查分析本专业毕业生的从业岗位(群)与业务范围,明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据此确定知识与能力结构。

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提高教学效率。

4. 加强创业教育,提高能力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三)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子整机类生产企业与服务业从事电子整机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网络安装与维护以及一线基层生产管理、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3 年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学习时间短,因此他们更适合从事一些操作性的工作和简单的维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义为: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子整机类生产企业与服务业从事电子整机装配、维修、销售与售后服务、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四) 知识与能力结构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参照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综合能力与专项技能一览表(DACUM 表),制定出如下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表3 知识结构(五)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所必需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课程体系不仅要包含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而且还应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求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1.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目标是为电子整机生产企业培养整机装配、调试、维修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他们应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 此,课程体系中注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建立了具有电子类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一 般能 力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信息的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英文资料的能力和一 定的英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能力结 构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择业和创业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职 业能力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图和工艺文件的能力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初步能力一级能力模块二级能力模块三级能力模块一层:基础技能1.1 基本规范及用电安全1.2 选择与使用基本工具1.3 简单仪表的选择与使用1.4 识图及按图连接线路1.5 常用元器件识别1.6 拆装、制作与检查1.7 分析、查找并排除简单电路故障根据学校或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三级能力模块二层:单项技能2.1 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的筛选与使用2.2 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2.3 单元电路的装配与调试2.4 部件、结构件加工制作2.5 实用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2.6 局部电路的故障分析、排除2.7 小型整机的装配、检测与调试三层:综合应用能力3.1 整机或系统的工艺规范3.2 整机或系统的装配、调试3.3 整机或系统的综合分析、测试3.4 外观与结构的规划与制作3.5 整机或系统的维护与检修2. 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首先是打破学科框框,从课程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作用分析,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另外还参照毕业生调查表的统计结果(表4、表5) ,对一些较重要的课程分配较多的课时,对专业必修课进行课程综合化,对选修课进行课程模块化和小型化。

表4 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样本数:75)电路低频电课程基础子线路数字高频电通信电路子线路技术电视电子单片原理测量机专业电磁外语波电路CAD机械结构基础工艺数据计算机库语言人数46 50 53 49 36 26 32 30 52 13 27 15 10 17 28 比例(%) 61 67 70.7 65.3 48 34.7 42.7 40 69.3 17 36 20 13 23 37表5 毕业生认为重要的技能(样本数:77)课程整机装配仪器使用整机维修电路设计电气线路维护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人数9 56 37 27 9 15 41 59 比例(%) 11.7 73 48.1 35.0 11.7 19.5 53.2 76.63. 适应实行学分制的要求。

近年来,职业教育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从生源情况看,学生在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目的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增加;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正在逐步形成,有更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其他学校进一步深造,同时毕业生面临的工作岗位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去向更加广阔。

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必须实行学分制这样一种能适应市场机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理论课集中实践课文化基础层必修课体育、德育、英语、语文、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类课程必修课任选课限选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电子整机装配实训、单片机应用实习、岗位综合实习、钳电话机原理与维修、移动电话维修、收音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 文化基础课程、学时分配比例等遵照有关文件执行。

(2) 专业课程体系层次分明,各层之间相对独立,每一层面有相近的技术特征。

(3) 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标是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修课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层面的前后衔接,不要求进行课程模块化。

(4) 以专门化方向为主导设置限选课,限选课以拓宽、深化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行模块化,以利于学生的选修。

各校可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适当增设限选课程。

(5)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或提高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为目的设置任选课,课程规模小,课程内容与要求实行模块化。

(6) 除了必修课要相对稳定外,选修课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能满足学生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

表6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集中实践课任选课线路元件层必修课限选课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诗词欣赏、化学、公共关系电子工程制图、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电子电路材料与元件任选课传感技术单片机应用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必修课彩色电视接收机原理英语类课程整机层限选课电子测量仪器、录音与录像、数字视听技术开关电源、结构与工艺、移动通信设备必修课限选课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线路综合实习、电子产品检验实训、电子整机维修实训机装配与调试任选课专业英语系统层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英语资料阅读、英语口语市场营销数字通信技术财政金融基础、会计学基础企业管理续表职教中心2008.3.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