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主要编制依据 (2)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施工重点与难点 (3)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3)2、技术准备 (3)3、机械准备 (3)四、施工部署 (3)1、施工工期 (3)2、人员组织 (4)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6)五、组合柱的施工方法 (7)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7)2、柱脚施工 (7)3、钢结构工程 (9)4、钢筋工程 (13)5、模板工程 (15)6、混凝土工程 (16)六、质量验收要求 (17)1、验收依据 (17)2、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验收资料主要内容 (18)3、钢构件质量控制 (18)4、钢管安装 (18)七、施工安全、文明要求 (19)一、主要编制依据1、《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钢管砼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 188:2005)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主楼为筒中筒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其中主楼内外框筒设计采用现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柱截面采用矩形截面和异形截面;框架柱内设置钢管,形成组合柱,柱内钢管采用无缝钢管,钢管接高采取两层或三层一接。
外框筒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共70根;70根直径325×20mm的管从-5.45m-31.15m,70根直径299×16mm的管从31.15-66.25;钢管混凝土柱脚采用端承式,柱脚标高从-5.45处起(KZ-6从1.65处起);-1层~10层采用C60混凝土,11层~16层采用C50混凝土,管内高强混凝土要求低收缩,低徐变,早强、后期强度有一定的增长、可泵送、不沁水不离析。
2、施工重点与难点2.1本施工部位的施工难点为组合柱与框架梁、剪力墙纵横相交,框架核心区钢筋密集,采用技术措施保证梁钢筋尽量避开钢管,不在钢管上开洞;2.2钢管的现场吊装、拼接、定位是控制的重点;2.3钢管长度为不定尺长度,非定尺加工,现场提供的钢管长度为8—12m,本工程层高为5.1m、3.9m,若采用一层一接方式则须将钢管在现场切断,然后再接高,但增加了内衬管的用量以及焊接次数,且钢管接高位置不能设在梁柱核心区内,必有部分钢管不能使用,将会大大增加成本,工期也大大增加;层高为5.1m时,钢管采取两层一接,层高为3.9m时,钢管采取3层一接;2.4本工程采用C60、C50高强混凝土,泵送难度大;设计要求钢管内外混凝土需要同时浇筑,增加了浇筑难度,采取层间钢管侧壁开设浇筑口的方式,保证混凝土同时浇筑。
三、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1钢管采用Q345B无缝钢管,长度为8~12米不等。
材料进场前应具产品出厂合格证书,检测报告,进场后进行复试。
1.2准备E43XX型焊条。
1.3木模板3000㎡,10号槽钢1500米,对拉螺杆1000根,钢管50t,扣件2000个,脚手板100块。
2、技术准备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组织图纸会审。
由技术部组织实施。
根据本施工方案及施组,进行工序设计和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
3、机械准备65米长TC7030B塔吊一台;振捣棒2台;空压机一台;混凝土地泵一台;氧气乙炔等气割设备2-3套;电焊机3-5台;导链、千斤顶、手砂轮等电动工具若干。
四、施工部署1、施工工期钢管柱脚预埋时间为2008年7月1日,钢管开始施工时间为2008年7月13日,计划完成时间为2009年5月。
2、人员组织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施工属于精心组织、全过程监控、穿插作业、各专业协调一致的总体施工管理过程,为了确保每道工序都满足标准要求,各个关键环节必须有专业负责人验收、把关,根据施工特点,分为六个专业小组,具体分工如下:1)钢管加工及安装小组:负责人:郭凤洲、何春贵操作工人:钢结构专业工10人主要工作内容:◇按照钢结构加工制作图,处理钢管◇按照施工方案吊装钢管◇按照施工方案焊接钢管2)模板加工制作保养小组:负责人:郭凤洲、张正柱操作工人:精细木工5人主要工作内容:◇按照模板加工制作图,加工模板;◇螺栓材料检查、加工;◇验收加工好的模板,并按照分片、分类、编号码放,并作好成品保护;◇损坏模板的更换、安装;◇特殊部位的模板加工;◇模板清理、脱模剂涂刷;3)模板安装、拆除控制小组负责人:罗西、陈久贵操作工人:安装木工20人,普工5人主要工作内容:◇按照方案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制定的标准进行验收;◇检查模板加固体系;◇按照规定混凝土拆模强度,组织模板拆除;◇模板验收资料的报验;◇注意模板拆除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拆除的模板运送到指定地点。
4)钢筋绑扎小组负责人:董卫涛、赵发荣操作工人:钢筋工30人主要工作内容:◇钢筋按照图纸及制定的方案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精度验收控制;◇钢筋按照图纸及制定的方案进行绑扎;◇钢筋保护层控制;◇钢筋局部位置的调整;◇钢筋隐蔽验收;◇注意钢筋绑扎要为混凝土下料和振捣创造条件;5)混凝土施工小组负责人:董卫涛、罗西、丁坤贵操作工人:振捣工3人,布料工5人,普工5人主要工作内容:◇混凝土进场质量的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准备;◇混凝土振捣工具的准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整体监控;◇混凝土同养、标养试块的制作;◇模板拆除后的成品保护、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原始施工记录。
6)测量控制小组负责人:罗艳辉测量工程:3人主要工作内容:◇混凝土标高测量及控制;◇混凝土施工控制线放样(包括模板边线、螺栓孔位线、模板对拼线等);◇参与工序中测量校验(如钢管、模板安装后的分项验收,对模板水平、标高进行复核,成型尺寸验收等)7)现场总协调负责人:孙启方、姜金富主要工作内容:劳动力、施工机械、混凝土、措施材料准备等。
8)总体施工组织负责负责人:李衍军主要工作内容:全面协调、资源准备、劳动力选择等。
3、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水平结构划分为两个流水施工段进行施工,竖向结构分为4个流水段进行施工(两个核心筒和两个外框筒)。
施工班组作业人数按流水作业段工程量配置,流水施工段的划分详见下图图4.3.1水平结构流水划分图4.3.2竖向结构流水划分五、组合柱的施工方法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柱脚施工钢管吊装、临时就位钢管连接固定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组合柱砼浇筑图 5.1 组合柱施工工艺流程2、柱脚施工2.1柱底板钻孔柱底板为圆盘式,用镀锌板制作专用模具,以保证孔位正确,在下好的钢板上覆上镀锌板模具,先冲定位眼,由专人在钻床上钻孔,以保证螺栓孔位置准确。
2.2本工程柱脚采用端承式,柱脚底板厚度为30mm,宽度为550mm,柱脚上的锚栓孔径为45 mm,锚栓螺母下的垫板厚度为20 mm,孔径为32 mm。
二层A8@80焊接网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铺设,当柱脚下面有梁时,网片可以在梁纵筋上下铺设。
端承式柱脚如下图所示:2.3圆钢上车床车制丝扣;2.4制作专用定位环板,以保证安装精度;2.5 将6根地脚螺栓组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安装精度,柱脚预埋锚栓需固定,-5.45以下用60mm宽,6mm厚钢板环将锚栓上部定位,锚栓根部往上50mm处用定位钢筋将锚栓下部定位成一个整体。
2.6地脚螺栓预埋2.6.1首先需要复合土建单位给出的标高线和中心线;2.6.2根据进度要求分流水段预埋;2.6.3将已经预制好的每组地脚螺栓按轴线和标高进行预埋,遇到梁钢筋干扰时,可以采取将钢筋局部搬弯的方式处理;2.6.4地脚螺栓安装完毕,利用8号铅丝与钢筋临时固定,固定完毕后,必须复测轴线和标高,并检验螺栓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2.6.5复测合格后,将地脚螺栓与钢筋进行焊接固定,避免因为浇注砼振捣将地脚螺栓位置移动;2.6.6在砼浇注完成并振捣完毕,再次检验地脚螺栓位置是否偏移,标高是否变化,螺栓垂直度是否改变等,如果误差超过要求,调整地脚螺栓位置。
3、钢结构工程3.1施工准备3.1.1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管接高位置必须在楼板0.3-1m之间,每根钢管进场后进行实量,进行编号,合理进行搭配保证接高位置正确。
3.1.2 每根钢管编号后,根据每根钢管安装位置,在各层楼板往上1m标高处提前开设100 200mm的砼浇筑口,保证钢管内砼的顺利浇筑。
3.1.3 为控制好钢管内每次浇筑砼高度,在每层板顶及梁底标高处开设20mm的观察口。
3.2第一截钢管柱的安装3.2.1地脚螺栓已经预埋并验收合格;3.2.2钢管柱的地脚板和肋板已经焊接完毕并验收合格;3.2.3在柱底板上弹出中心线,并在预埋螺栓处也弹出定位中心线;3.2.4将下部调整螺母和垫板调整至所需标高,并保证6个垫板在同一标高处;3.2.5搭设临时固定钢管柱和摘勾用的脚手架;3.2.6用塔吊将构件吊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缓慢降落至地脚螺栓上表面200-300mm范围,两人扶住并推移钢管柱,由信号工指挥,慢慢降落并对准地脚螺栓,将地脚板的中心线与地脚螺栓的中心线重合,盖上垫板,初步拧紧螺母,只有当柱底螺母拧紧并将钢管柱临时固定以后才能将塔吊移开吊装下一根钢管柱。
3.2.7标高和垂直度调整:在钢管柱两侧90度方向挂大线坠,用调整螺母调整标高和垂直度;3.2.8垫板焊接:当标高和垂直度调整到规范允许误差范围内时,可以将上部螺母拧紧,再次复测标高和垂直度误差,合格后,可以进行垫板焊接;3.2.9焊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即钢筋绑扎施工;3.3钢管的吊装及临时就位根据现场钢管长度采用二层或三层一接,吊装临时固定采用专用卡具。
3.3.1为保证钢管柱接高的质量和速度,采取下述接高连接方式制作专用卡具,用螺栓调整标高和垂直度(见下图)图3.3.1 安装卡具平面及剖面示意图制作卡具时需要特别注意:上下环板内圆一定要机加工至钢管直径宽度,然后再切割成两个半圆环;连接板之间一定要预留4mm的间隙,以保证圆环能与钢管柱用螺栓能完全紧固;上下环板的螺栓孔必须一致,保证螺栓上下贯通且垂直,才能调整垂直度。
卡具临时固定完毕后,垂直度调整完毕后,塔吊可以摘钩,吊装另一根钢管,从而节省了占用塔吊的时间。
本工程主楼分两段流水施工,一段35根钢管,共配置了35套卡具,满足施工要求。
此卡具可以重复利用,而且操作方便。
3.3.2下环板及螺栓固定接高钢管柱前,将下端卡具圆环固定在已经安装完毕的钢管柱上,位置要适宜,距柱端400mm;将螺栓用上下螺母固定在下环板上;将上环板固定所用的下螺母拧至需要的位置,且保证四个螺母的标高相同。
3.3.3上环板固定:将上部卡具圆环初步固定在要安装的钢管柱上,位置要适宜,距柱端400mm;3.3.4钢管吊装:钢管采用塔吊进行吊装.3.3.5钢管的临时固定:用塔吊将构件吊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由信号工指挥,慢慢降落并对准螺栓;将上环板缓慢落至螺母上,将上环板拧紧并初步拧紧螺栓的上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