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读后感
爸爸出差回来,送了我一本安迪·威尔所著的《火星救援》。
它活泼的语言、精彩的情节,一下就吸引了我。
小说的主人公马克·沃特尼是一位植物学家、机械学家。
他被NASA选中,与其他五人一起探索火星。
但在第六天里,他们遭遇了风暴,马克不幸被通讯电线刮倒。
队员们误以为他已经死亡,被迫返回了地球。
万幸的是,马克没有牺牲,但他就这样被队员遗弃在了这颗荒芜人烟的红色星球上。
没有外援,缺少水和食物,还要提防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
在火星上生存下来,真的比登天还难。
但马克没有放弃,也没有埋怨队员,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生存自救战中。
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优秀的应变能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缺少食物,就因地制宜,把栖息仓改成了“土豆种植大棚”。
水不够,就利用学过的知识,把氢和氧结合生成水……
后来,他通过火星探测器与NASA交谈,到达了计划的发射点。
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队友的接应下,登上了返回地球的飞船。
小说并不长,但处处写得扣人心弦。
一个十分细小的失误,就会让他落个满盘皆输的下场,葬身火星。
但他挺住了。
他硬是用超群的计算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
更为重
要的是他始终没有坐以待毙,或者服药自杀,而是每天思索着,行动着,让自己活得更好。
他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依我看,《火星救援》就是太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呀!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时时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再充分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使用正确的方法,也一定会像马克一样,在无数次与命运的战斗中,获得无数次的胜利!
【《火星救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