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竞赛试题第I卷(170分)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C )A、屈原B、王羲之C、陈子昂D、李白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作者是(D)A、陆游B、辛弃疾C、岳飞D、李清照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A、汉朝李广的故事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C、宋代岳飞的故事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B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A)A、王昌龄林逋B、杜甫陶渊明C、王昌龄陶渊明D、杜甫林逋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作者是(C)A、苏轼B、柳公权C、颜真卿D、怀素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诗的作者是(A)A、杜甫B、白居易C、李贺D、屈原17、"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的作者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18、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C)A、菊花之香B、荷花之香C、梅花之香D、丁香花之香19、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A)A、菊花B、荷花C、梅花D、丁香花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B )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D、词人的一个朋友21、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D)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2、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D)A、比喻B、拟人C、对偶D、谐音23、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B)A、《忆江南》B、《凉州词》C、《虞美人》D、《沁园春》24、"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D)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26、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A)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枫桥夜泊》C、张继《山居秋暝》D、王维《山居秋暝》27、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B)A、辛弃疾B、李煜C、宴殊D、李清照2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B)A、《木兰诗》和《敕勒歌》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C、《长歌行》和《敕勒歌》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29、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
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C)(据说此乃台湾高考试题)A、张圆圆吴一桂B、李圆圆吴二桂C、陈圆圆吴三桂D、高圆圆吴四桂30、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C)A、项羽夫差B、刘邦夫差C、项羽勾践D、刘邦勾践31、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杜甫岳飞蒲松龄屈原B、白居易岳飞吴敬梓贾谊C、杜甫文天祥蒲松龄屈原D、白居易文天祥吴敬梓贾谊3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B)A、蓬莱阁B、腾王阁C、崂山D、百花洲3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A、黄山B、峨眉山C、天姥山D、庐山35、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A )A、东岳泰山B、西岳华山C、北岳恒山D、南岳衡山36、有两块匾额,一块题为"妙手回春",一块题为"太白遗风",你知道它们通常挂在什么地方吗?(A)A、诊所和酒搂B、茶馆和酒搂C、诊所和书院D、茶馆和书院37、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C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蝴恋花》)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蝴恋花》)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4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C)A、《水浒传》B、《封神榜》C、《三国演义》D、《三国志》4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出自哪部名著?(A)A、《红楼梦》B、《儒林外史》C、《金瓶梅》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A)A、林黛玉贾宝玉B、贾宝玉林黛玉C、薛宝钗贾宝玉D、林黛玉薛宝钗43、《红楼梦》中有这样两句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身量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此诗描写的是:(B)A、林黛玉B、王熙凤C、薛宝钗D、晴雯44、《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A)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45、毛泽东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诗中描写的是西游记中一人物形象是(D)A、猪八戒B、沙僧C、唐僧D、孙悟空46、"赤兔追风,踏开吴魏三千里。
青龙偃月,撑住炎刘一半天。
"这首诗歌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形象?(B)A、赵子龙B、关羽C、曹操D、吕布47、"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诗的作者是《水浒传》中的(C)A、吴用B、武松C、宋江D、童贯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8-50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48、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C)A、水调歌头B、如梦令C、西江月D、沁园春49、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写这首词的人物是(B)A、晁盖B、宋江C、林冲D、武松50、这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 )A、小令B、中调C、长调D、古体词三、名句填空。
(40分,每空1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5、女娃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祝《李凭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