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制动系统检测分析与注意事项

汽车制动系统检测分析与注意事项

汽车制动系统检测分析与注意事项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检测方式是,先将待检车辆驶上滚筒,摆正位置后,摘入空挡。

启动滚筒,运行2秒钟后测得车轮阻滞力。

在随后的制动过程中,仪器将对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差以及各车轮的最大制动力进行测录,轮胎抱死的情况也被记录在案。

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60%、满载时大于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的轴荷的比值为空载时大于60%、满载时大于50%,被检测车辆的制动性能就算合格。

对于采用路试法测试车辆的制动性能,虽然路试法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车辆综合制动性能,但是,由于这种测试方法需要大片的开阔场地,很多车辆检测场都不具备这种条件。

针对同样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但同一辆车有时在不同的检测场得到的结果存在出入的情况,客观上确实有一些因素可能影响到检测场使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测试结果,一般说来,主要有4个原因: 一是胎压的影响。

轮胎气压直接影响着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

胎压越低,胎体变形越大,滚动过程中的迟滞损失也越大,这样有可能造成阻滞力因过大而不合格。

因此,车主在进行车辆制动性能检测之前,一定要确保轮胎处于标准气压状态,否则就会影响测试成绩。

二是采样时机。

进行台试时,在车辆开始制动后,当车轮与大滚筒之间的滑移率达至20%,驱动滚筒的电动机就会被关闭,以减弱滑移现象,减轻对轮胎的不必要磨损。

事实上,台试过程中,滚筒转动的速度并不高,车轮旋转的速度也达不到通常制动情况下的旋转速度,因此,所测制动力的上升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制动协调时间也会变长,这将给采样时机的准确选取带来难度。

如果采样时机太早,就会使测得的制动力比车辆真实的最大制动力小,车辆就有可能被误判为制动性能不合格。

三是车轮抱死滑移的影响。

台试时,车辆处于空载状态,使轮胎附着力比正常情况低。

另外,车辆在台试时只有车轮随滚筒旋转,真实制动过程中的荷重前移现象就不存在,进一步降低制动时前轮的附着力,因此前轮与滚筒之间容易出现抱死滑移现象,影响制动测试成绩。

四是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不能确保检测站的每位检测员都不犯错误,而他们在检测过程中的疏忽或不规范同样会对制动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不过,尽管台试检测法可能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而存在一些不足,但比较而言,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耗时短、安全、受外界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决定了其更适合检测场使用。

而且,台试的测录对象是制动力,它能记录制动过程中各车轮制动力的情况,能准确查出制动性能不济的车辆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另外,如果车辆在年检时被测出车辆制动性能不合格,
车主也不必很着急,因为国家对汽车制动安全的要求标准,除了台架测试制动力外,还有另一个指标,就是在车速50公里/小时,刹车距离必须在20米以下。

如果滚筒测试不合格,路试也不合格,车主的爱车才真的是需要接受“治疗”。

制动系统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但对制动系统的保养却常被驾驶员忽视。

往往等到发现制动系统工作不正常的时候,才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

这样很有可能由于突发故障而导致制动失灵酿成大祸。

因此,只有经常对制动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行驶安全。

生活中制动系统的检测和养护一、制动液的检查及更换
制动液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沸点降低、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氧化变质,所以应根据气候、环境条件、季节变化及工况等及时检查其质量性能,做到及时更换。

普通工况下,制动液在使用两年或5万公里后就应更换。

原则上,不同型号的制动液不能混用,以免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影响制动效果。

不同车型,使用的制动液也往往不同。

制动液有醇型制动液、矿物油型制动液、硅油型制动液、合成型制动液等几种类型。

车主在选用制动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自己的车型与所使用的制动液型号相匹配;二是尽量使用合成型制动液,并优先选用高等级产品;三是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更换。

二、制动摩擦片的检查
无论任何制动系统最终都是由制动摩擦片(盘式)或制动蹄片(鼓式)完成制动作用。

因此要定期检查制动摩擦片或制动蹄片的厚度。

当发现其厚度接近或小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厚度时应立即更换。

检查制动摩擦片的同时,还要检查制动盘或制动鼓的磨损,如接触表面出现凹痕要及时到维修站进行处理。

查看制动摩擦片或制动蹄片可以通过目测的方法,以盘式制动器为例,细心的车主会发现在车轮内有一些金属装备,这部分就是起制动作用的摩擦片,内部光亮的盘状金属则为制动盘。

拆下外部轮胎,整个制动器就一目了然了。

定期观察摩擦片的厚度以及制动盘的光洁程度,就可以对车辆的制动系统做到心中有数了。

如果对摩擦片的厚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则可以参见随车使用手册,并结合对摩擦片的实际测量来确认。

三、驻车制动的检测和养护
驻车制动检测与检测制动踏板一样,驻车制动手柄也有一个拉动的行程。

通常规定,当手柄提拉到整个行程的70%时,驻车制动系统就应该处于正常的制动位置了,所以在检查驻车制动的制动力之前,应该先找出这个70%的工作点,这个工作点可以通过数棘轮的响声来确定。

把汽车停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慢慢拉起驻车制动手柄,边拉边数棘轮发出的卡嗒声,直到手柄拉到尽头为止。

然后算出响声总数的70%位置,这个位置就是驻车制动手柄的有效工作点。

把汽车开到坡度较大、路面状况良好的斜坡上,踩住制动踏板,挂空档(如果是自动变速则挂在N挡),将驻车制动手柄拉到刚才确定的工作点位置。

然后慢慢松开制动踏板,如果汽车没有发生滑动,就说明驻车制动的效能良好。

由于制动器内存在间隙,有时在松开踏板后,汽车会轻微滑动,只要这个滑动的距离很小,驻车制动的效能也属正常。

上坡和下坡应该各做一次。

在上述检查中,如果发现驻车制动的制动效能或灵敏度不理想,通常可以通过调节驻车制动的操作钢缆来解决。

在驻车制动手柄的底部与钢缆的连接处(一般由内饰件覆盖)有一个可调的补偿机构,用扳手松开锁紧螺帽,就可以拉伸制动钢缆的长度。

但是,多数汽车的调节机构设在车底,不便调整,建议把这项工作交由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处理。

很多人以为,如果遇上制动系统失灵,可以拉动驻车制动来减速,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驻车制动机构并不精密,左右两侧的制动力分布不均,在高速行驶时拉动驻车制动很容易使其中一边的后轮抱死,发生侧滑,分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降挡来减速,到车速很低时才拉动驻车制动将车辆刹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