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胰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胰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l 好发于年轻女性,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以胰
体尾,常较大,分界清楚,有包膜,肿瘤借纤维来自性包膜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互分隔。
组织学上肿瘤由实性区 ,乳头区和囊性区混合组 成,实性区肿瘤细胞在纤细的血管束周围排列呈 巢状或片块状;乳头区显示特征性的有纤维血管 轴心的分枝状乳头,远离血管周围的肿瘤细胞可 退行性变产生假乳头和假菊形团的排列方式,囊 性区常见出血坏死。
l (二)临床表现
l 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均好发于 女性,一般为中老年人,罕见于儿童和 婴儿。患者常有上腹部不适、疼痛,上 腹部常可触及肿块。Von Hippel-Lindau 综合征患者易发生浆液性囊腺瘤。
l (三)影像学表现:
l 1、浆液性囊腺瘤 l CT平扫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单或多囊状肿物,
l 影像学表现:
l 1、CT平扫边界清楚、密度不均的园形或分叶
状物,平均直径大于10CM,内无分隔,可为实
l 病理组织学分类:腺癌(80%)、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鳞癌等。
l 胰头癌:多较小,直接浸润胆总管壁或压迫胆 总管,发生阻塞性黄疸;侵犯肠系膜动静脉、门 静脉等周围血管。
l 胰体尾癌:一般较大,可侵犯腹腔干、肠系膜 上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腹主动脉,门脉系统; 腹膜后神经丛;左侧肾上腺、脾脏等。
l 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主要鉴别点为: 前者囊的数目多而小,囊的直径多小于2CM, 中心伴有放射状或星芒状钙化,后者囊的直径 多大于2CM
l 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瘤
l 原有多种名称,囊实性乳头状上皮瘤,乳头状和 实性胰腺上皮瘤等,96年WHO正式命名胰腺实 性假乳头状上皮瘤(SPTP)。
l MRI粘液囊性肿瘤呈圆形或不规则卵圆形, 可见肿瘤的分隔与壁结构。囊壁和分隔往往
较厚和不规则。囊性成分在T1和T2加权图像 上,可分别呈现为较均匀的低信号和高信号;
各囊之间也可以出现相对较特殊的信号变化;
即在T1加权图像上有的囊腔可呈现为高信号 或在T2加权图像上各囊的信号强度不同。在 T1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是由于囊腔内出血和 粘液中蛋白质成分较高所致。
与周围胰腺组织分界清晰,多囊状肿物可见分 隔,囊腔大小多数小于2CM。肿块密度从水样 到肌肉样不等,中央可见条状不规则钙化或特 征性日光放射状钙化影。增强后肿块边界较清 楚,强化不规则。
l MRI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 高信号区,可清楚显示其分叶轮廓,也可显示 间隔和壁及分房结构,壁和间隔均较薄,可以 呈细线状,直径3CM以上的肿瘤可呈混合信号。
Von Hipple-Lindau 综合症
l 2、粘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 l CT平扫肿块呈圆形,单或多囊状肿物,
接近水样密度或水样密度伴类似新鲜出 血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轮廓光 滑,无分叶,有菲薄分隔,侵犯血管不 明显,仅见推移改变,囊壁厚度不均。 囊壁或囊内可见壳状或不规则钙化。增 强后仅见囊壁和壁结节轻度强化。发现 壁结节提示囊腺癌可能性大,远处转移 是可靠征象。
l 一般可切除胰腺癌的表现有:
l (1)病变局限在胰头,肿块<4cm; l (2)肠系膜上动脉与胰之间脂肪间隙存在,
无其他血管受侵;
l (3)无肝及其他器官转移 。
common hepatic artery splenic artery
common hepatic artery splenic artery
虽无完整包膜,但分界基本清晰,肿块呈圆形或 卵圆形,表面呈结节或分叶状。切面上有些瘤体 主要由无数小囊组成,有些囊腔相对大些,还有 些瘤体大小囊混杂。囊壁光滑,囊内充满清亮稀 薄液体,囊之间被结缔组织分隔。
l 2、粘液性囊性肿瘤 l 肿瘤被正常胰腺组织包绕或突出胰腺表面,瘤体
包膜完整,外表光滑,分界清楚,极少数囊腺癌 表现为局限性浸润。切面上见瘤体一般由大单囊 或几个大囊组成,囊腔直径2CM以上,囊壁厚 0.1-2CM,厚度不均匀,局部可见乳头状结节突 出囊腔,囊内充以混浊粘稠液体,囊之间亦可见 少数结缔组织分隔,呈线状。镜下粘液囊性肿瘤 壁内衬以与胰腺大导管相似的能分泌粘液的柱状 上皮细胞。属低度恶性肿瘤,包膜完整,易于切 除,预后较好。
l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上皮瘤来源于胰腺原始 上皮的肿瘤。
l 除胰腺癌外,其它肿瘤都相对少见,有的 甚至罕见。
l 一. 胰腺癌 l 中老年人,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胰头部最多,
胰体部其次,胰尾部少见。全胰癌:头、体、尾 各部都有。
l 起源于胰腺管上皮,造成梗阻导致远端胰管扩张 和胰腺萎缩、潴留性囊肿。
南昌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影像科 纪玉强
l 胰腺肿瘤按组织学起源分为两大类:
l 1。胰腺导管细胞肿瘤:导管上皮细胞癌 (胰腺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 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和胰腺类癌等。
l 2。胰腺非导管细胞肿瘤:内分泌肿瘤,胰 母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 纤维瘤或肉瘤,脂肪瘤或肉瘤,畸胎瘤, 转移瘤,淋巴瘤,蔓状血管瘤等。
l 二、胰腺囊性肿瘤
l 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微小囊腺瘤)和粘液性囊 性肿瘤(巨囊性肿瘤) ,前者无恶变倾向, 亦无原发性浆液性囊腺癌;后者又可分为两类, 即具有明显恶变的粘液性囊腺癌和具有潜在恶 变的粘液性囊腺瘤。
l 病理:
l 1、浆液性囊腺瘤 l 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病灶多为单发,偶尔多发。
l 由于生长快,胰腺血管、淋巴管丰富,胰腺无 包膜,容易早期转移。血行转移以肝转移常见。
l 临床表现:腹痛、背痛、无痛性黄疸等。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容易漏诊,大部分为等密度,表现胰腺肿块和
轮廓增大。部分病人可以发现胰腺轮廓的轻微改变,包 括胰头不规则增大,钩突圆隆或局部小隆起。较小的肿 瘤(<2cm)可不造成轮廓改变。强调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动脉期肿块大多数强化不明显,表现为低密度,与正常 强化胰腺形成密度差。 胰腺癌一般没有钙化,但慢性胰腺炎钙化的基础上可合 并胰腺癌。 全胰癌和慢性胰腺炎有时难以鉴别。 其它征象:胰腺周围血管或脏器受累、侵犯,胰胆管扩 张、继发囊肿、淋巴结转移、实质器官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