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

高二物理文科会考知识点

必修1必考知识点一、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二、参考系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三、时间和时间间隔时间: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第一秒末)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

(第一秒内)四、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符号:x单位:m 是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如:速度v,力F,加速度a)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电流I,时间t,温度)五、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2. 定义式:()()时间位移t x v ∆∆=3. 单位:)(1-⋅s m s m 或,h km 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txv ∆∆=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七、打点计时器1. 电磁打点计时器:V 6~4低压交流电2. 电火花计时器:V 220交流电3. 使用HZ 50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0.02s4. 下面有【公式:⋅⋅⋅⋅⋅⋅+=+=,2,24321TS S v T S S v D B 】八、加速度1. 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2. 定义:tv v t v a ∆=∆∆=初末-,其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 当a 与0v 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0v 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 匀变速直线运动(1)意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a 恒定的直线运动)(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0v 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0v 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2)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3)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 (4)平均速度:22t v v v v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直线运动比例式: 3.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的大小①从赤道到两极变大。

②同一地点,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5)公式:速度公式:gt v =,速度位移公式:gh v 22=,位移公式:221gt h = 十、纸带问题处理1.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来代替2.加速度:21aT x x x n n =-=∆+十一、物体的 位移-时间(t x -)图像,速度-时间(t v -)图像1.位移-时间(t x -)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向正方向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向负方向运动) ④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①②③交点代表相遇(位置相同) 2.速度-时间(t v -)图像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④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1~0t 时间内②的位移 十二、力的概念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 力是矢量,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单位:牛顿(N ) 十三、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大小:mg G = 通常28.9s m g = 方向:竖直向下 2.物体的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②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十四、弹力:1.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2.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具体可描述为: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3. 弹簧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kx F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十五、摩擦力相互挤压并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若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1. 静摩擦力大小:可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大小,在m F F <<0之间,m F 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 滑动摩擦力: 大小NF F μ=①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②NF 的含义:指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③μ的含义: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④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十六、力的合成与分解1. 合力与分力: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这几个力叫这一个力的分力。

2. 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3.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内容: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有最大值,其值为21F F F +=合。

(3)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有最小值,其值为21-F F F =合。

(4)两个力的夹角在0180~0范围可变时,两个力的合力随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2121-F F F F F +≤≤合。

十七、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0=合F十八、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2.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十九、牛顿第二定律1.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2. 公式:ma F =合(合F 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二十、牛顿第三定律1. 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但有如下区别:二十一、超重和失重(上超下失)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

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3)完全失重: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

必修2必考知识点一、曲线运动1.变速运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2.速度的方向:在曲线上对应点的切线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4. 力的作用线、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的作用线和速度方向所夹,且力的作用线指向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二、平抛运动: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1. 研究方法: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2.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①水平方向:0v v x = t v x 0= ②竖直方向:gt v y = 221gt y =③任意时刻的速度: 合速度的大小:22y x v v v += 方向:0tan v gt v v xy ==α ④合位移的大小:22y x s += 方向:02tan v gt x y ==θ ⑤时间由 221gt y =得gyt 2=(由下落的高度y 决定) ⑥水平射程:gyv t v x 200==(取决于竖直下落高度和初速度) 三、圆周运动的描述1. 运动学描述(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①线速度(v ):()()时间弧长t l v ∆∆=,国际单位为s m 。

方向: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角速度(ω):()()时间转过的弧度t ∆∆=θω,国际单位为s rad 。

③转速(n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单位为)m in (r s r 或。

④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s 。

⑤向心加速度(n a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2s m 。

⑥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

(2)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①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ωr v = ②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 v π2=③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πω2=④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22224Tr r r v a n πω=== 2. 动力学描述(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

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2)向心力的表达式:r m rv m ma F n n 22ω===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 汽车过拱桥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 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 ,求汽车过桥的最高点N Fr v m F G F N 2=-=向 所以即rv m G F N 2-= 2. 火车转弯a.两轨一样高:外轨对轮缘的挤压提供向心力。

b.实际的转弯处(外轨略高于内轨):向心力由重力G 和支持力N F 来提供,火车恰好对外侧轨道没有挤压。

3.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a.航天器在近地轨道的运动,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航天器内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并不是物体不受重力。

正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才使航天器连同其中的乘员环绕地球转动。

4. 离心运动①定义:物体沿切线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②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③离心运动的应用与防止(1)应用:离心干燥器;洗衣机的脱水桶;离心制管技术。

(2)防止:汽车在公路转弯处必须限速行驶;转动的砂轮。

飞轮的转速不能太高。

五、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发现的1. 公式:221rm m G F (1)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2)r 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3)G 为万有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2.天体运动的结论:高轨,低速,长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