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编制原则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范围 (2)二、工程概况与首件目标 (2)2.1工程概况 (2)2.2隧道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3)2.3桥梁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4)2.4路基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 (5)三、工期安排 (6)3.1目标工期 (6)3.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6)四、机械、人员配置 (8)4.1隧道机械配置 (8)4.2路基机械配置 (9)4.3桥梁机械配置 (9)4.4人员配备 (10)五、施工准备 (12)六、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12)6.1超前大管棚施工 (12)6.2洞口段施工技术措施 (14)6.3隧道洞身开挖 (14)6.4洞身支护 (22)6.5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 (29)6.6衬砌工程 (35)6.7质量保证措施 (45)七、桥梁墩身施工方法及工艺 (46)7.1空心高墩施工 (46)八、连续梁悬灌施工 (51)8.1施工工艺 (51)8.2施工方法 (51)8.3主梁施工线形控制 (54)九、路基填筑及防护施工方案 (55)9.1路基工程施工组织 (55)9.2路基填筑工程施工方法、工艺 (58)9.3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法、工艺 (73)十、安全保证措施 (81)10.1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1)10.2桥梁施工安全措施 (87)10.3路基安全措施 (88)10.4防火安全措施 (88)十一、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89)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⑴遵照合同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合同文件中的标段划分、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以及投标文件组成内容、格式等要求编制,使招标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⑵认真阅读设计图纸,核对设计数据,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设计原则编制,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⑶参照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体现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⑹实事求是。
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⑺保护环境。
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编制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必须结合现场环境条件,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水土流失。
1.2编制依据⑴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站前工程交尼山、小马厂、花椒坡、万拉木隧道设计文件、图纸;⑵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路基工程专用设计文件、图纸;⑶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桥梁工程万拉木特大桥、冲江河1号中桥、冲江河2号中桥设计文件、图纸;⑸国家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⑹中国铁路总公司、业主有关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行业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⑺交尼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⑻花椒坡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⑼小马厂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⑽万拉木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⑾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⑿桥梁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⒀滇西指挥部首件验收文件⒁在铁路工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可调配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情况。
1.3编制范围本标段为新建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站前工程LXZQ-5标,起讫里程D1K79+405~D1K98+135,线路长度18.73km。
线路最大纵坡28.5‰,最小纵坡1‰;最大曲线半径3000m,最小曲线半径1600m。
二、工程概况与首件目标2.1工程概况主要构造物:路基163m(包含过渡段);会车站1座,为万拉木站;桥梁3座共568.02m,分别为万拉木双线大桥357.60m(2(2×24+(64+120+64)连续刚构+2×24))、冲江河1号中桥110.97m(3×32)、冲江河2号中桥99.45m(1×24+2×32);隧道3.5座共17990m,分别为花椒坡隧道(不含1号横洞工区)4560m、万拉木隧道4822m、小马厂隧道1553m、交尼山隧道7055m。
桥隧比99.08%。
表2.1.1构造物统计表2.22.2.1概况本标段共设隧道3.5座,合计17990m。
本标段隧道围岩情况较差,Ⅲ级围岩5890m,Ⅳ级围岩58350m,Ⅴ级围岩6265m,Ⅳ级、Ⅴ级围岩段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67.3%。
大部分隧道穿过多段破碎、软弱、富水的岩体。
不良地质主要有岩堆、错落、滑坡、岩溶、顺层及断层破碎带、危岩落石、瓦斯等;隧道通过时会遭遇坍方、突水、突泥等灾害。
隧道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2.2.1-1 隧道汇总表根据本标段隧道施工进度情况,选定交尼山隧道出口D1K97+968-D1K97+978段作为隧道开挖初支、防排水和衬砌的首件工程。
此段围岩级别为Ⅴ级,主要支护类型见表1,初期支护参数见表2,衬砌参数见表3.交尼山隧道出口D1K97+968-D1K97+978段表层主要为红粘土,下覆灰岩、白云岩夹板岩灰岩,为弱~强风化岩,埋深浅,地质条件差。
表2.2.1-2支护类型统计表表2.2.1-3初期支护参数表表2.2.1-4衬砌支护参数表通过D1K97+968-D1K97+978段隧道开挖初支、防排水、衬砌等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施工工艺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可行性,为后续隧道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的特点来获得较好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2.3桥梁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2.3.1概况本标段桥梁3座,累计长568.02米,其中双线大桥1座,中桥2座。
桥梁上部结构形式大部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部分为连续钢构梁,T 梁在梁场集中预制架设,连续梁采用悬灌法施工。
表2.3.1-1 桥梁汇总表本标段部分桥梁的钻孔桩基础主要采用冲击钻机进行施工;挖孔桩基础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开挖;实心墩台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浇注,空心墩采用翻模进行浇注;连续钢构梁采用挂篮悬灌法施工。
根据本标段施工进度情况及工程代表性,选定万拉木特大桥作为首件工程。
其中,选定万拉木特大桥3#墩作为墩台首件工程,万拉木特大桥连续梁作为连续梁首件工程。
2.3.2首件墩身概况万拉木特大桥3#号墩位于冲江河沿岸山坡上,中心里程D1K84+85.00。
桥墩采用薄壁空心式桥墩,墩身高8250cm。
墩台开挖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防护后方方可开挖,防护采用锚杆框架梁内灌草护坡。
作为首件工程,应明确墩台首件工程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本桥梁墩台施工,立足于“预防为主,样板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通过对首件工程工序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指导后续批量生产,及时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2.3.3首件连续梁概况本标段的万拉木特大桥设计范围为:D1K83+966.20-D1K84+323.0,孔跨布置为:2(2×24m+(64+120+64)m连续钢构+2×24m)。
梁部构造:⑴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截面箱梁,挡砟墙内侧净宽9.4m,梁面宽12m;梁体全长249.4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m;中跨中部26m梁端和边跨端部17.7m粱段为等高梁段,跨中梁高为5.0m;中支点处粱高9.0m,除0号段和等高段外变高粱段粱底曲线为抛物线。
⑵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7.0;顶板厚除支点及梁端外,其他段为56cm,边跨端块处顶板厚由56cm渐变至70cm;腹板厚度除支座外为45-90cm按抛物线变化,底板厚度除支座附近外为45-90cm按抛物线变化。
⑶梁体在端粱支座处及中间高墩处设横隔板,全联共设6道横隔板,横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以利人员通过。
同时在端粱底部设有检查孔。
2.4路基工程概况及首件目标2.4.1概况⑴路基主要工程量路基及站场土石方37103方,其中土方3571方,石方30方,AB组填料3128方,A组填料2374方。
路基及站场附属工程土石方1163方,混凝土及砌体1060.6圬工方,挡土墙混凝土724.1圬工方。
⑵路基结构基床下路堤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填筑,过渡段采用A组填料进行过度,⑶路基工程特点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桥台等连接时均设置过渡段,以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
工后沉降和沉降率控制规定严格: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一般地段不应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4cm/年。
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不应大于8cm。
路基工程与综合接地、电缆沟槽等站后工程的接口复杂,须统一设计、同步施工。
2.4.2首件目标根据本标段施工进度情况及工程代表性,选定路堤填筑为首件工程,路基防护选取边坡锚杆框架梁作为首件目标。
三、工期安排3.1目标工期⑴总工期: 本标段工程拟于2014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2019年11月13日完成本标段全部工程项目,总工期60个月,总施工日历天数1834天,满足招标文件60.5个月工期要求。
⑵隧道首件工程节点工期交尼山隧道开挖初支:2015年3月25日至2015年4月4日,11天;交尼山隧道防排水及衬砌:2015年4月30日至2015年5月6日,7天;⑶桥梁首件工程节点工期万拉木特大桥3#墩施工:2015年7月1号至11月30号万拉木特大桥连续梁施工:2016年3月1号至10月16号⑷路基首件工程节点工期路基填筑:2016年3月1号至10月16号路基边坡防护锚杆框架梁:2016年3月1号至10月16号3.2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3.2.1组织机构设置我部成立以项目总工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标段首件工程进行施工管理。
图1 组织机构图领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张红杰副组长:刘立武、姜文亮、刘黎清、王石伟成员:杨凡、崔慧、龙波、叶俊杰、孙忠明、张永义总工程师:全权代表项目部负责首件工程施工;工程部长:负责总体技术、质量、进度、环保、文明施工等。
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总体、施工组织、安全、质量、内业资料管理等。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钢筋、砂、石料等)检验、砼质量控制等。
精测队: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保证其测量放线准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保管各种内、外业测量资料。
安质部: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物资部:负责物资、机械设备的保障供应工作。
计划部:负责合同、施工计划管理。
财务部:保障工程的资金管理、调配和使用,专款专用。
各作业组:负责各工序施工等。
四、机械、人员配置4.1隧道机械配置根据首件工程施工实际进度需要,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
设备要相互匹配,且生产能力稍大于现场施工需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