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 教学楼,容易实现动静分区、 按年级组合及良好的采光、通 风效果
1.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 :
兼顾其他的可能性 ,尤其建筑的结构传力系统的布置 ●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 对于人流和物流流线的合理组织。其主要原则是保证使用的 方便和安全 在建筑物内部,各使用部分的分布应该尽量使得使用频率 较高的房间靠近主要入口或交通核布置
3.2 建筑立面的设计
2. 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
某住宅门窗的韵律感
某住宅门窗和墙面线条的分割艺术
3.2 建筑立面的设计 3. 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
某报社立面 某宾馆立面 某法学院立面
3.2 建筑立面的设计 4. 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
(a) 某信托机构立面
(b) 某银行立面
立面上材料质感的对比 材料质感对力度的表达
(a).用公共中心 连接各并联部分
(b) 用走道连接 各并联部分
(c) 用起居室连接各其它房间的典型住宅平面
(d) 某旅馆用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连接各间客房
并联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
顾客入口
某饭店大堂
工作人员入口
并联式的平面组合交通 组织尽量明确简捷,避 免不必要的交叉
3. 混合式组合: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局部采用一种组合 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有些建筑物必须满足无障碍 设计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相 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是重要的 设计依据 。
1.2.1走道 3. 长度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 员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安全疏散距离
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名称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
•主要表达的内容:建筑物内 部的结构形式(梁、柱、板 关系)、垂直高度;建筑物 分层的梁、楼板情况,门窗 的位置和尺寸等。
平面功能的分类
从使用性质分,可以归纳为使用和交通两部分
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 卫生间、厨房等起次要功能 作用的空间
例如许多建筑物的门厅、过 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
代代木体育馆主 馆 ——游泳(跳水) 馆
日本代代木体育馆由主馆(游泳馆) 和附馆(篮球馆)组成
相似体型的重复
当需要与历史对话时 为立面构成寻找依据
某法院建筑
某地方政府办公楼
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平、立面设计容易取得端庄、严肃的效果
英国情报机构大楼
多元并存的处理手法改变不了对称布局以及层层后退所 造成的距离感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3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
●组合原则: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型美观
空旷的大空间尽量设在建筑顶层, 利用楼梯等垂直交通枢纽或过厅、连廊等来连接不同层高或 不同高度的建筑段落,既可以解决垂直的交通联系,又可以 丰富建筑体型。 ●剖面的组合方式 1. 分层式组合:将使用功能联系紧密而且高度一样的空间组 合在同一层
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 识别标志, 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 形成的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 1.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门厅和过厅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 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 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 到缓冲的作用 3.楼梯和电梯 ——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依据: 1. 走道、楼梯必须有足够的宽度,满足通行、疏散的要求 2. 便捷服务和联系各主要空间; 3. 满足基本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某历史博物馆使用对称式布局的建筑体型
第3章 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
3.1 建筑体型的设计
1. 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 需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 2.不对称的布局: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形成不对称的 建筑形体。在不同体量或形状的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需 要讲究形状、体量的对比或重复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形成视觉 中心。这种布局方式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 3. 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 需要按层分段进行平面的调整。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 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间或者需要采顶光的建筑
图路斯儿童医院
立面韵律感的生成
CDT大厦
相似的立面构图手法在不同建筑中的运用 —马里奥· 博塔作品
美国驻秘鲁领馆
开窗方式、面饰材料及其色彩、布局等的设计,综合造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立面肌理
“网”状的立面肌理及其生成和对比
●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混合式平面组合的建筑实例
以活动单元为主体的各功能部分的有机组 合,使幼托建筑容易形成鲜明的特征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 为±0.000,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 则为负标高 采用绝对标高:如基地红线图及土质、水文等资料所标注的都 是绝对标高, 我们自行设定相对标高:在设计时涉及建筑物的各部分都应当 换算为相对标高进行标注,以免混淆
层数在7~9层的被称之为中高层住宅;
层数在10~30层的被称之为高层住宅 3.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被称之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的特殊性:避难层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2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 : 1. 城市规划的要求; 2.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 3. 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 ; 4. 城市消防能力的影响
●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1. 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可见于 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系相当紧密,相 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串联式的平面布局容易组织交通路线 利用连廊部分的收进使得建筑的体块明确
●
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 :
2. 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共部分, 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各使用空间互相 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 的一种组合方式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20 30 30 35 四级 — — — 25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 一、二级 20 20 22 22 三级 15 15 20 20 四级 — — — 15
托儿所、幼儿 园 医院、疗养院 学 校
25 35 35 40
其他民用建筑
注:本表格引自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不同体块的组合 —长条形的水平 体块形成对地面的亲和力并 在建筑群中起主导作用
利用楼梯间作为活跃 单元分割建筑的各个 段落,使得建筑体型 和立面处理富于变化
切削、突起和分段组合造成 垂直方向的雕塑感
仁宝电脑企业总部大楼
切割、变形重复、虚实对比和活跃元素插入的运用使得接近正方体的体型显得富有变化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1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 该部分的使用高度 结构高度 有关设备占用高度
决定因素
计算确定
考虑: 1. 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 ;
2. 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 ;
3. 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它标准 ; 4. 节能要求
(a) 阶梯教室内学生视线分析
某住宅平面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 家具近旁必要尺寸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筑常用家具尺寸
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
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
(a) 沿外墙长向布置矩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b) 双侧采光方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c) 某专用学校六角形教室的平面组合
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
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2.2门厅和过厅
1.导向性明确 :让人在门厅或过厅中能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 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 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1.2.2门厅和过厅
2.兼有其它用途的门厅:将供交通的部分和其他用途的部分
明确区分开来,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特别是用作交通 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 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
B.立面:建筑物在铅垂 面上的正投影图。(铅垂 面与建筑相离,无切割)
•主要表达: 建筑外观,建筑外立面的 前后层次,天际轮廓;门 窗的位置、大小;墙面的 材料;屋顶样式等。
C.剖面:建筑物被一个铅垂方向的相交面剖切后,余下部分在 剖切面(或与其平行的面)的正投影图。(铅垂面与建筑相交, 有切割)
某室内游泳馆剖面 视线无遮挡要求和剖面形状的关系
(b) 观演建筑内观众视线分析
体育场馆观众席地面的升起应使观众的视线不受遮挡
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
高大的宫殿式宴会厅 显得豪华却不亲切
空间尺度与视觉感受
居住空间的尺度宜人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2.2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1.公共建筑超过24m,除了单层的以外,均为高层建筑 ; 2.住宅建筑: 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被称之为低层住宅; 层数在4~6层的被称之为多层住宅;
房屋建筑学 教学课件
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任务书说到了平、立、剖面,他们各自 代表了什么内容???
3、平、立、剖面简介
A.平面:建筑物在距地面1.1~1.5米高处以水平面切割,在水 平面的产生的正投影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