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面对群众, 基层干部必备的"五种能力"
基层干部虽不居高官要职,但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小人物"作用,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处理的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
如何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保证地区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对我们每一名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检验。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基层干部要有开拓创新的能力。
开拓创新既是一种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一种能力素质的要求。
基层干部要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履行好"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职责,就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把握时代特点和形势的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推进理论、制度、机制创新。
基层干部要有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既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干部自身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与形势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不遵守行政决策程序、不按照政策和制度办事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基层干部要有协调配合的能力。
实践证明,基层干部在履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工作联系,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以推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如果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沟通协调,工作业务未能衔接配合,就会发生推诿扯皮现象,难以真正形成整体合力,影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
搞好协调配合,不仅是推动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需要。
基层干部要有提高用干部带队伍的能力。
各基层部门要抓好自身建设,而自身建设要着重抓好机关建设,这既是一种工作理念,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抓好机关自身建设,就很难说是一个称职的领导,更称不上是一个高水平的领导。
机关建设就是要抓班子、带队伍、树作风,这是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基层干部要有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
许多行业工作,都是围绕"为民"展开的,许多工作任务都要落实在"为民"上。
可见,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各部门天然的优势,服务人民群众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天职,由此也决定了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做群众工作。
(作者: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