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258
《城市规划原理》
结课论文
题目: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专业:工程造价管理
准考证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石红玉
日期:2016年11月5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项目概况和规划设计 (5)
2.城市生态景观布局创新设计 (5)
3.住区整体布局规划设计 (6)
3.1住宅空间结构布局 (6)
3.2住区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6)
4.商业中心规划设计 (7)
结束语 (7)
郑重声明 (8)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摘要: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也越来越被受关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同时,大量以“X X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
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就拿下面这个例子来说吧:
1.项目概况和规划设计
这是一个南方某城市新区生活地块详细规划设计图;南方某城拟在新区开发建设编号为Ea-03、Ea-04、Ea-05、Ea-06的地块,其中:Ea-03地块人流物流量大建设为商业中心,设置商业、宾馆、商务办公、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设施;该地占地面积16828平方米,设置绿化面积为总面积的20%,以解决商业中心的绿化问题,其中建筑密度为40%,建筑限高50米并配置合理的机动车位以解决停车困难问题和配套相关的服务设施,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服务需求;Ea-04地块为商品住宅开发用地,该地块共50656平方米,面积广阔交通便利,距离商业中心近方便人民上下班,住宅区绿化率35%,以保证合理的绿化面积,主要功能是改善居住环境,供居民日常户外活动,建筑密度为25%,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南北建筑间距不少于1.3H (H为南面楼之高度),以保证各建筑充分光照;Ea-05地块为沿街绿化用地,共7322平方米,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中的人们追求现代绿色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和更好的分隔道路和住宅区;Ea-06地块:为公共绿地,共16100平方米主要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供居民休憩所用,以及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短时间改善城市微观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一种途径。
2.城市生态景观布局创新设计
对于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布局,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详细研究景观设计内容,初步规划时要确定目标方向,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健全整个生态系统。
在建筑景观方面要做好平面规划。
规划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恰当地规划低层生态建筑。
首先,在创新城市景观生态布局上要保留原有景观,保留其历史价值或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在这种基础上发挥设计,合理应用。
其次,在规划布局城市生态景观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功能。
在观赏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最后要做好景观视觉效果。
一个景观布局的好坏标准都是以视觉效果来衡量,通过群众对事物的美感评价景观。
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突出景观的特色,不仅从整体景观中感觉舒适,在细节上也要做到位。
3.住区整体布局规划设计
计居住区时,根据生态建筑原理,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打造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建筑生活区域。
首先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根据其地形条件、水质、气候、等方面,规划城市的最佳发展地理位置与规模。
其次要考虑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建筑材料污染环境。
设另外对建筑物间的间距、朝向,包括采光通风等问题要多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采用生态技术来处理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与生活垃圾。
3.1住宅空间结构布局
居住区的空间组合和结构布局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一般包含有行列式、轴核式、点群式、周边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等多种空间布局类型。
其中,轴核式的空间布局就是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引入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以轴作为建筑布局的骨架,并以核作为空间组合的重点与节点。
在这样的空间结构中,还包含了沿线营建绿化和设置休闲广场等内容,可以形成空间序列上的节奏变化。
从空间布局优点上来看,采取该种方法具有结构清晰和方向性强的优点,可以给居民带来变化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此外,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居住区的空间布局还要完成对各类功能设施的布置。
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应该被布置在住区的核心位置或临街位置,以便使居住区内部居民的需要得到就近满足。
3.2住区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住区交通组织进行规划设计,需要使居住区的道路系统与城市路网有机衔接起来。
在考虑居民交通流向的基础上,需要使居住区的交通组织规划顺应城市发展要求,以便使居住区与城市更好的融合。
而除了在居住区与城市、街区内部层次之间建立交通联系,还要合理进行出入口的设置,以确保居住区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一方面,在分析周围道路规划情况基础上,可以完成对居住区及周边地区的未来人口规模和交通流向的预测,并据此进行城市主次干道的延伸,以便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入。
另一
方面,在组织街区内部交通时,需要注意使人车分流,并保持街区之间的联系[2]。
所以,居住区内部的道路网应该由车行路、入户路和慢行路构成,并以慢行路建立街区之。
4.商业中心规划设计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
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要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要考虑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及其它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都对都对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另一方面就是要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
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
城市建设服务。
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 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2] 王勇,李广斌. 中国城市群规划管理体制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3] 阿瑟·塞西尔·庇古. 福利经济学[M]. 华夏出版社,2007.
[4] 谭显明. 转型期我国城市管理研究[D]. 湖南大学, 2012.
[5] 张淑杰. 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 2006.
[6] 闫龙飞. 准公共品非政府性供给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6.
郑重声明
本人的实践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实践论文没有剽窃、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并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特此郑重申明。
论文(设计)作者: 2016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