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讲解学习
1、语言浅显易懂 2、情节生动有趣 3、结构应条理清楚 4、主题具有教育性 5、内容具有知识性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来自4、幻想性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1、快乐 2、稚拙 3、质朴
第四节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外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十八世纪以前的外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
1、《五卷书》 2、《伊索寓言》 3、《一千零一夜》 4、《列那狐的故事》
(二)十八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
1、《世界图解》----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2、《爱弥尔》-----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 卢梭
(三)十九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
1、《安徒生童话》----丹麦 安徒生 “世界童话大王” 2、《格林童话》-----德国 格林兄弟 3、《克雷洛夫寓言》-----俄国克雷洛夫 4、《水孩子》----英国 古典童话家 金斯莱
四、儿歌的分类及其特殊 艺术形式:
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 问答歌、绕口令、连锁 调、谜语歌、颠倒歌、 字头歌
1、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 代称抚儿歌。摇篮曲是婴幼儿最 早接触的歌谣。
2、游戏歌
游戏儿歌是配合婴幼儿做游戏时 吟唱的歌谣。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 物造成句子的儿歌。是对幼儿形 象化的启蒙教育。
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文学适应婴 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人自身, 促进婴幼儿心智发展和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就与学前儿童文学有关的婴幼儿生理、心理、 语言特点,以及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做一些概要的介 绍。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婴幼儿处在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生理发育 速,为心理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化进程的发展提供 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学前学前儿儿童童文文学学
思考
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 你是如何看待幼儿文学的? 你选取怎样的幼儿读物给小朋友?
•
•
第一章 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 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 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 解。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一)婴儿期语言特点 1、词汇量增加,到了3岁时词汇量已达 到1000个左右。 2、句子结构起了变化,从单句转化成双 词句、多词句。 3、语言的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都明显得 到发展。 4、喜欢说话,并能记住一些简单的内容, 还会模仿大人。
(二)幼儿期语言特点
幼儿期比婴儿期的语言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两方面:
(一)婴儿心理特点 1、学会走路,开始说话 2、出现表象思维和想象 3、出现独立性
(二)幼儿心理特点
1、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都迅速发展。
表现为:模仿。 2、4-5岁时,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 明显地开始发展。 表现为: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化 3、5-6岁时,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表现明显。 表现为:好奇、初步的逻辑思维。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1、建国十七年间的儿童文学(1949-1965)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 2、“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最黯淡的十年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1978----)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空前的繁盛
学第前二儿章童儿文歌学
一、儿歌的概念
1、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 的短小诗歌。是婴幼儿最早接触、 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婴 幼儿专用的精神食粮”“人之初 文学”
1、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分支,它具 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2、学前儿童文学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 学前儿童文学是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 合婴幼儿审美需要的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节 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四)二十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品
1、《蓝色的树叶》《魔语》---- 儿童故事 苏联 奥谢叶娃 2、《笨耗子的故事》----儿童诗 苏联 马尔夏克
二、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儿童文学的萌生 1、儿童文学孕育于民间口头创作的摇篮之中。如神话、传说。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1、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 代表作家有张天翼、叶圣陶、茅盾、冰心、陈伯吹。 2、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 新阶段。 代表作品华山《鸡毛信》、管桦《雨来没有死》
1、4岁幼儿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已趋于成熟。
2、5-6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讲述能力明显提 高,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第三节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由于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年龄以及接 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学前儿童文学也具有一 些自身的特点。下面分别从其文体特点、审 美特点作简略论述。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4、问答歌
问答歌又称对歌,是通过设问作 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
5、绕口令
绕口令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它 是利用一些读音相近的字词造成 语音拗口的儿歌.
6、连锁调
连锁调也称连珠体连句或衔尾 式。它的特点是用顶真的修辞手 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 的开头,随韵结合,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 2、儿歌的主要功能:
• ①陶冶性情:听赏念唱音韵和谐 的儿歌是幼儿的天然需要。
• ②开启心智
• ③训练语言:念唱儿歌能帮助幼 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有效地 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明代吕坤编著的《演 小儿语》,46首儿歌。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 : 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音韵和谐,好记好诵
(一)婴儿的生理特点 1、婴儿期是孩子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 2、婴儿学会随意地独立行走和用手摆弄物体
(二)幼儿期生理特点
1、幼儿期的孩子身体迅速发 展,但较前一年龄阶段相对缓慢。
2、幼儿不仅能走、跳、跑、 摆弄物体,而且有了初步的独立 能力,能做出比较 复杂的动作, 如穿鞋、系鞋带、画画、写字。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