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重庆第二师范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院(系、部):学前教育学院教研室(实验室):艺术教研室课程名称:儿童文学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主讲教师:王晓阳职称:讲师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婴幼儿心理特征(二)婴幼儿语言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
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4)5-6岁是一个飞跃期,追根问底,强烈的求知欲。
2、婴幼儿的语言特点(1)词汇量不断增长,能按照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行为。
(2)喜欢说话,听儿歌、童话、幼儿诗歌、故事等,能复述部分关键情节。
(3)在5-6岁时对文字产生兴趣,记忆力很强,阅读兴趣产生。
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假如我是孩子:(一)公交车上,一个年轻男子抢了一个孩子的座位,孩子妈妈安慰他,这是给老年人专用的座位(本来是老弱病残孕),孩子说……(二)爸爸对儿子说:“你妈妈老了,一点儿都不好看了,我们找个年轻漂亮的新妈妈吧……”孩子说……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二)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一则童话入手。
(二)教学内容第三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1、文体特点(1)语言浅显易懂,名动词,短句,口头文学。
修改练习。
(2)情节生动有趣。
只反映一件事,人物不多,逻辑关系简单。
(3)结构条理清楚。
减少枝蔓,层次分明,顺叙,首尾完整,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要少。
(4)主题有教育性。
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对心理成长起引导作用,有益于婴幼儿的啊发展。
例如:数字诗歌、绕口令,谜语,童话中的正能量。
(5)内容有知识性。
通过文学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2、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1)游戏性,《拔萝卜》(2)趣味性,《请进来》(3)直感性,《吃饼干》(4)幻想性,《海带》3、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1)快乐的文学(2)稚拙的文学(3)质朴的文学案例:《呼噜猫和阿猜狗》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1、十八世纪以前:印度的《五卷书》(《卡里来和笛木乃》)、希腊《伊索寓言》、法国《狐狸列那的故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
2、十八世纪后的外国儿童文学十九世纪是儿童文学的第一个繁荣期,在此期间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安徒生、格林兄弟以及“历险派”,《水孩子》《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3、二十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4、中国儿童文学《呼噜猫和阿猜狗》赏析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搜集一篇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践单元一:我的公主梦二、教学目的、要求(一)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二)讨论作品的创作思路(三)改编作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围绕主题赏析并改编作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阅读、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迪斯尼动画片引入。
(二)教学内容1.“认识公主”学生简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公主形象。
2.“我喜欢的公主”学生讲述为什么喜欢选定的这个公主,她有怎样的特点,对幼儿来讲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
地位高贵、容貌美丽是不是一定就是公主?怎么样才能做公主?……3.“假如我是公主”讨论:公主标签,假如我是公主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一篇关于公主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和分类(二)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儿歌的特点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童谣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儿歌概说1、儿歌的含义和功能: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形体短小的歌谣,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由听觉感知的语言艺术。
传统儿歌即流传下来的民间儿童歌谣,现代人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洁的韵语写成的也是儿歌。
2、儿歌起源和发展:民间口头文学,代代流传。
3、儿歌的主要特点:(1)语言浅显,明白无误,《蒲公英》(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小雨点》(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哭哭笑笑》(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4、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曲——母爱的记忆(2)游戏歌——《一排鸭子》(3)数数歌——配合手指游戏(4)问答歌——模仿创作(5)绕口令(6)连锁词(7)谜语歌(8)字头歌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儿歌的八种分类中任选三种,搜集作品并记诵。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熟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学会鉴赏儿歌(二)学习创作儿歌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儿歌鉴赏和编写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考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二节儿歌鉴赏1、以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2、深入作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3、从儿歌的特征入手品位儿歌。
4、尊重自己的感觉,整体感受作品。
5、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进行创作。
自己选读教材中的儿歌,准备,然后表演。
第三节儿歌创作1、贴近幼儿生活,贵在率真自然2、既要有浓郁的儿歌味,又要将儿歌当诗写3、变换视角,避免雷同4、向传统儿歌学5、反复修改、去粗取精改编《谁会跑》,改编《拍手谣》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选择元簠,创作一首简单儿歌,并准备在下堂课表演。
八、课后小结九、参弃资料第二章儿歌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缉实践单元二:我爱背儿歌二、教学目的、要求(一)记诵儿歌(二)表演儿歌三、教卦重点及难点(一)掌握儿歌的特点(二)儿歌表演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方式莰诵、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1.让学唟表演上节?留下的糃习儿歌2.给出示范儿歌,让学生现场记诵。
3.指导学生编排并表演刚才记诵的儿歌。
4.给出关键词或主题,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儿歌。
(我爱大自然)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搜集一则幼儿诗,反复记诵至熟悉。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幼儿诗二、教学目的、要求(一)理解幼儿诗的概念,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二)认识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幼儿诗的艺术特征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诗概说1、什么是幼儿诗及幼儿诗的发展: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三个关键词:接受对象、听赏吟诵、短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诗言志,歌咏言(1)思想内容上,儿歌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儿歌适宜于歌唱游戏,幼儿诗适合吟诵听赏。
(2)题材上,儿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有较强的实用性,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3)写法上,儿歌以叙述、白描、说明为主,幼儿诗更注重含蓄表达。
(4)篇幅上,儿歌短小简单,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更复杂。
(5)在韵律上,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音乐感,靠听觉成分多,幼儿诗称“自由体”,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2)活泼、生动的想象(3)富于情趣的构思(4)自然明快的韵律(5)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4、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1)叙事诗(2)抒情诗(3)童话诗(4)讽刺诗(5)题画诗(6)散文诗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三首幼儿诗。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幼儿诗二、教学目的、要求(一)认识掌握幼儿诗歌的分类(二)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幼儿诗鉴赏(二)幼儿诗创作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讲授、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第二节幼儿诗鉴赏1、充分把握和理解幼儿诗作品的形象。
2、在幼儿诗歌鉴赏中要善于张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3、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
自己选读书中的案例,准备半节课,然后表演。
第三节幼儿诗的创作1、幼儿诗创作的原则(1)主题健康积极(2)题材多种多样(3)有充沛的感情(4)有浓郁的儿童情趣(5)鲜明的形象性(6)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旋律2、幼儿诗的写法(1)比喻法(2)排比法(3)拟人法(4)掌声法(5)假设法(6)夸张法(7)疑问法(8)对比法(9)对话法3、幼儿诗的写作格式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记诵三首幼儿诗。
八、课后小结九、参考资料第三章幼儿诗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实践单元三:诗歌伴我成长二、教学目的、要求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幼儿诗创作四、授课时长两课时五、授课方式阅读、自主练习六、教学进程及内容(一)引入从熟悉的幼儿诗引入(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朗诵事先准备好的幼儿诗2.给出示范幼儿诗,让学生现场记诵。
3.指导学生编排并表演刚才记诵的幼儿诗。
4.给出关键词或主题,指导学生创作一首幼儿诗。
(四季的歌)七、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选择元素,创作一首简单幼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