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B.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D.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 . 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地)的距离()
A.高速公路>机场>高铁B.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D.机场>高铁>高速公路
3 . 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公司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的旅行距离最可能为()
A.200千米B.600千米C.1000千米D.1400千米
4 . 关于我国农业和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川、湖南、河南是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B.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
C.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D.南方是小麦的主要产区,北方属于水稻集中产区(题文)读“我国部分自然资源在世界中的排序表”(表),完成下面小题。
5 . (小题1)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总量的排位靠后,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大B.社会发展快C.资源浪费严重D.资源破坏严重
6 . (小题2)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持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B.持续扩大工业建设用地
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7 . 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度较差最小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8 .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亚欧大陆东岸B.乙地冬季温和少雨
C.图中四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D.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9 .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说法不恰当的是:
A.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B.我国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C.我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D.我国东西跨经度广,造成东西时间差异大
10 .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旅游景点有秦陵兵马俑、杭州西湖等B.乙区中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C.黑、吉、辽、内蒙古都位于丙区中D.丁区中的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人口的增长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11 . 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A.人口增长快B.人口增长慢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以上都不是
12 .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大降低,但我国每年仍增加1000多万人口,是因为A.出生率高B.科技发达C.生活水平提高D.人口基数大
13 . 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14 . 地跨四个区域的省级行政单位()
A.青海省B.甘肃省C.四川省D.河南省
15 . 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沙漠、地震、闪电、空气、风景等属于自然资源
B.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C.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D.自然资源的状况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读“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
A.沿边地区B.沿江地区
C.沿海地区D.内陆地区
17 .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及某山脉图”,回答题。
18 .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19 . (小题2)根据图乙所示山脉走向和地理坐标,结合上面的四大区域图判断这一列山脉是
A.大兴安岭B.武夷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D.天山山脉
20 . 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B.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少,分布稀疏
C.工业基地集中在北部地区
D.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少,分布稀疏
可燃冰是一种把天然气包裹在神奇的冰状晶格下的固体结晶物质,主要气体成分是甲烷,读中国可燃冰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1 . 如图,有关中国的可燃冰分布错误的是
A.我国南海可燃冰资源丰富
B.内陆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C.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高压低温的环境中
D.图中B是我国吐鲁番盆地,也是可燃冰富集区
22 . 在C地区开采可燃冰难以看到的是
A.牦牛酸奶、糌粑B.成群结队的牧民C.雪山冰川D.沙漠、骆驼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衣,换成了凉爽的夏装。
结合下面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 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B.从广州到武汉
C.从拉萨到北京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24 . 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所跨经度大广B.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C.南北所跨纬度大D.地处海拔高低不同
25 . 下列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南北温差很大B.冬季全国普遍低温
C.夏季全国普遍高温D.冬季南北温差大
26 . 下列地区中,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A.吐鲁番盆地B.东北平原
C.黑龙江省D.青藏高原
27 . 我国一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
A.昆仑山、长江B.阴山、辽河
C.秦岭、黄河D.秦岭、淮河
28 . 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
①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②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疏散
③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④收到寒潮警报时,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端午节期间,我校某同学到野外考察,他站在山顶举目远望,浑圆的山丘波状起伏,山坡梯田层层,水果飘香,沟谷地带碧绿的稻田泛着银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 他考察的区域,其地形应该是()
A.低山B.丘陵C.高原D.平原
30 . 他发现沟谷地带的水稻比山坡上的长势要好,可能是因为沟谷地带比山坡地带
①关照更充足②热量更丰富③土壤更肥沃④水分更充足()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31 . 下面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C.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二、解答题
32 .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___________(重、轻)工业基地,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处。
(2)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A__________海,从图中可以看出辽中南工业区的优势条件是丰富的___________,便捷的交通运输。
33 . 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区的发展,尤其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大农业主产区分布图,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七大农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请从地形和干湿状况说明原因。
(2)甘蔗和甜菜是我国重要两种糖料作物,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主产区,甜菜主要在主产区。
(3)长江流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华北平原主产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4)东北平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不利的条件是。
(5)下图是我国华南主产区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双选)()
A.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B.B地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D地发展海水养殖
34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及“B、C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五城市中,是我国最大城市、最大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是______(填字母),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填字母)。
(2)图中①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优势是_______。
(4)由“B、C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见,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5 .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
(2)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主要措施有。
(3)湖泊是③,支流是④。
(4)长江中下游河段有利于航运的水文水系特征有。
(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