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
名词解释
1、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
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P12)
2、爬坡车道:指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供慢速车行驶的附加车道。
(P72)
3、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4、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
安全速度。
5、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6、横向超高:为减小或抵消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圆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圆曲线上路面做成
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
7、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或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
8、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9、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
重要指标。
10、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11、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12、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13、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14、展线:是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15、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交叉。
16、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
简答题(选择题)
1、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
答:(1)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
(2)行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2、公路分级?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答: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4、道路建筑限界的组成?
答:净高和净宽。
净高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竖向高度,我国一般采用不小于4.5米的净高。
净宽是指道路在横断面范围内保证安全通行所必须满足的横向宽度。
5、横向力系数u的表达式及其意义?
答:(1)
(2)意义:单位车载的横向力。
6、《标准》规定的三个最小半径及其概念?
答:极限最小半径:为保证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7、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确定其最小长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因素:(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变率适中(3)行驶时间不过短。
8、道路平面线形有哪些要素组成?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纵断面设计线的组成?
答:直坡线和竖曲线
10、竖曲线要素有哪些?决定竖曲线半径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答:要素:T切线长h竖曲线任一点竖距E竖曲线外距
限制因素:(1)缓和冲击(2)行驶时间不过短(3)满足视距的要求
11、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答:(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
(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
12、公路横断面组成、类型及其适用性?
答:(1)组成:一种是用等宽等高的分隔带分隔,另一种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分隔
①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
②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
(2)类型:①单幅双车道②双幅多车道,使用一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③单车道,适用于地形困难的四级公路13、城市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
答:(1)组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及绿带。
(2)类型: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4、行车视距的类型:(P111)
答: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15、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答:(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
连续。
(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16、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
答:(1)避免竖曲线的顶、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2)避免将小半径的平曲线起、讫点设在或接近竖曲线的顶部或底部。
(3)避免使竖曲线顶、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4)避免小半径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
(5)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或长度短、半径小的竖曲线。
(6)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形。
17、平原区选线要点?
答: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18、沿河(溪)线布局需解决的是三个问题?(P175)
答:河岸选择、高度选择、桥位选择。
19、越岭线选线需解决的三个问题?(P181)
答: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
20、越岭线的展线方式?
答: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21、定线的方法?(P205)
答:纸上定线、现场定线和航测定线
22、纸上定线的方法?
答:直线形定线法和曲线形定线法
23、现场定线的工作步骤?
答:1、分段安排路线2、放坡、定导向线3、修正导向线4、穿线交点5、曲线插设
24、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P233)
答:1、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
2、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
3、交通流在空间上分离。
25、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答: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交叉和信号控制交叉
26、机动车交通组织方法?
答:1、设置专用车道2、组织渠化交通3、实行信号管制4、调整交通组织
27、按立体交叉的交通功能分类?
答: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