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基层组织工作介绍一、基层组织的概念我国红十字会组织序列与国家行政区域基本一致,分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地方红十字分会(省、地、县)、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铁路系统、商业系统等)、红十字会基层组织。
《中国红十字章程》中明确规定:城市街道(社区)、农村乡镇(村、组)、企业和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和其他组织中建立的红十字会为基层组织。
红十字会的主要工作对象在基层,红十字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困难群众,处于救灾救助第一线,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组织基础,是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载体和依靠。
加强基层红十字组织建设,尽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标准红十字组织网络,是摆在各级红十字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红十字基层组织的机构设置(一)城市街道(社区)组织机构:1、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街道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社区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与换届选举时间相一致;根据会员人数规模,确定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2、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每年召开1次,按照《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履行职责。
城市街道红十字会理事会一般20人左右,可以吸纳街道所属社区书记或主任成为理事。
社区红十字会理事会一般由10人组成,可以吸纳社区所辖片区负责人和楼长成为理事。
理事会成员都是红十字会的骨干,要担负一定的工作任务,能有效推动和指导街道(社区)红十字工作的开展。
3、街道(社区)红十字会经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会长提名确定秘书长。
一般会长由街道(社区)主要领导担任,街道(社区)副职担任副会长,选择热心红十字工作、有一定协调能力的人士担任秘书长负责红十字会日常工作。
(二)乡镇(村)组织机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组织机构1、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乡镇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行政村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与换届选举时间相一致;根据会员人数规模,确定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2、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每年召开1次,按照《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履行职责。
乡镇红十字会理事会一般20人左右,可以吸纳乡镇所辖行政村书记或主任成为理事。
行政村红十字会理事会一般由7人组成,可以吸纳下属自然村的骨干成为理事会成员,注重吸纳村干部、有影响、有威望的热心农民成为理事。
3、乡镇(村)红十字会经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会长提名确定秘书长。
一般会长由乡镇(村)主要领导担任,乡镇(村)副职担任副会长,选择热心红十字工作、有一定威望的人士担任秘书长负责红十字会日常工作。
三、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红十字基层组织机构,发展会员、志愿者队伍,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会费收缴工作,开展有红十字特色的活动,让红十字会精神植根于基层群众。
逐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机构完善、质量标准高、能够发挥作用的红十字基层组织,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四、红十字基层组织工作任务根据《中国红十字章程》的规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普及红十字知识,开展人道主义的救助活动,举办初级救护培训、群众性健康知识普及及其他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活动。
基层红十字会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任务:(一)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等法规、条例;依法指导辖区内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红十字会开展工作;协助上级红十字会对红十字标志的使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开展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
(二)依据《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发展基层组织、吸收会员和志愿者。
做好会费收缴工作。
(三)建立乡镇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网络,开展救灾准备工作。
招募、培训从事救助工作的志愿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积极展开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的救助活动,筹措款物,配合上级红十字会依法开展募捐工作。
对本辖区易受损害群体和困难群体登记、上报、组织救助,做好人道主义服务。
(四)建立乡镇街道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网络,制定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培训计划,在村、社区以及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中,结合安全生产、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对相关人员开展初级救护技能培训,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灾、防病知识,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五)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依法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自愿、无偿捐献遗体宣传、组织工作;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关怀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工作。
(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大力发展青少年会员,根据青少年特点,举办体现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的教育和实践活动。
(七)指导村、社区红十字会的工作,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督察。
(八)承办同级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基层红十字会活动的组织(一)宣传培训。
以形式多样、灵活实用的方法,进行红十字会基本知识传播、卫生救护培训、艾滋病预防等科谱知识宣传活动,最广泛的动员社会各界来认识、关心和支持红十字事业。
招募志愿者组织开展院前救护、居家护理、卫生保健、健康教育、防灾避险、家庭安全等知识培训,使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健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二)社会服务。
在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困救助的同时,开展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便民、利民、助民活动。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充实服务设施,把公益性无偿服务、互助性低偿服务、市场性有偿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广覆盖的红十字服务网络,并且持久稳定地开展下去。
(三)募捐救助。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募捐、租借、义卖活动。
并遵照捐赠者的意愿,将所募集的款物用于灾区救助和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
同时,不断扩大队伍、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红十字会在救灾、救助等方面的人道主义服务作用,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四)会费收缴。
个人会员会费由所在基层红十字会收缴;乡镇、村、街道、社区红十字会为会费收缴单位,会员按年度交纳会费,基层红十字会在当年6月底前完成会费收缴工作并向县级红十字会上交会费,县级红十字会将会费80%返还基层红十字会。
会费收缴要使用专用会费收据,收缴使用情况记录完整。
会费用于为会员提供服务以及开展与红十字会宗旨相一致的各项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五)红十字特色的活动。
宣传普及人道法和红十字基本知识;开展公益募捐和人道救助活动;普及防灾避险、健康知识;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开展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活动;宣传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和无偿献血知识。
以世界红十字日、防灾减灾日、献血日、急救日、艾滋病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组织会员、志愿者开展主题活动。
要根据农村和社区实际,组织会员、志愿者开展互助互帮活动,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六、基层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一)建立固定的工作和服务平台。
1.红十字会要有办公室或活动场所,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设备。
2. 有固定的红十字会服务平台。
依托红十字(志愿)服务站、红十字之家、博爱超市、博爱卫生站等开展红十字会活动,为最易受损害群体办实事,改善他们的境况。
3. 有红十字会工作宣传阵地。
设置红十字会工作宣传展板,主要内容包括:红十字会班子及理事会组成情况、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会员及志愿者情况、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等。
每个基层组织至少要有1份《中国红十字报》和《博爱》杂志。
可以自行编印反映红十字会工作情况的信息、宣传资料等。
(二)重点服务对象农牧区、社区红十字服务的重点领域是受灾户、特困家庭,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把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健康教育等作为重点服务内容,使红十字服务与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与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发展会员和志愿者开展全民参加的红十字会活动,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性质、宗旨、职能的基础上,提高居民认识和觉悟,增强吸引力,广泛在村民居民中发展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
乡镇街道、村社区红十字会为个人会员和志愿者的登记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红十字会的会员和志愿者发展、管理。
担任红十字会领导职务和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入会,成为红十字会会员。
个人加入红十字会要履行入会手续,建立会员档案,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根据群众需求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按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要吸纳热心公益事业和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人士,如: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和退伍军人,成为会员和志愿者,使他们真正能够参与到红十字会工作中来,为他们施展才能、发挥余热创造条件。
(四)经费保障。
在积极争取政府经费支持的同时,要强化会费收缴工作,把交纳会费作为每一名会员光荣而神圣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按时、按标准自觉交纳。
同时要通过会员资助及开展多渠道募捐、有偿服务等多种筹资形式,增加收入,保证基层红十字会开展各种活动。
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并达到以下要求:1.工作制度完善。
年度工作要做到年初有安排,专项活动有方案,年终工作有总结。
2. 档案资料齐全。
各项工作记录完备、档案完整。
会员、志愿者登记手续规范、齐全。
3.财务管理严格。
能够按照《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会费收缴和管理,对募捐款、救灾物资及其他方面的收入能够合理使用,规范管理。
4.标识使用正确。
组织开展活动、召开有关会议要使用会徽、会旗和标志,会员和志愿者要佩戴会徽和志愿者标志。
5.会议制度完善。
理事会议,会员、志愿者联席会议,工作会议等制度完备,会议记录完整。
6.活动开展经常。
以各种纪念日为契机,能够根据上级红十字会的部署或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有红十字特色的各种活动。
八、对基层红十字会兼职干部的业务培训社区红十字会年度工作计划(建议稿)为了做好社区红十字会工作,根据上级红十字会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对村居特困户(社区低保户)进行走访问慰问,开展生活救助。
二、开展“学雷锋红十字在行动”活动,由村、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对环境卫生的清理活动,清除冬季堆积垃圾杂物,铺垫雨雪泥泞通道,清除楼道堆放杂物,消除安全隐患,创造清洁、优美、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三、开展有偿、低偿服务项目,为独居老人及行动不便居民和老弱病残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服务。
组织空巢老人开展活动,使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四、开展“五·八”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张贴海报、散发传单,悬挂横幅等形式在村、社区居民中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并进行会员和志愿者招募工作,根据居民报名情况组建2到3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与安全、健康教育宣传、弱势群体关怀与救助等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