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八:处理好立意与构思
我们班的外地人
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
他们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灵气,因此,我们班成了一个“人杰地灵”的“联合国班”。
你想知道我们班里外地学生的秘密吗?别急,听我慢慢讲给你听。
要说“联合国班”,就不能不说最受我们女同学欢迎的山东大汉——“铁塔”黄竹林。
他铁塔一般的身子好像有着无穷无尽的力气。
例如我们班喝的矿泉水就是他一个人“霸占”着背的。
平日里,他只要一看见我们女同学拖地板,就一定会抢过拖把,假装生气的样子说:去去开头引人入胜。
去,看你们那副林妹妹样!来,看我的!”看着他那看不起女同学的神态,我们虽然假装气得哇哇叫,可心里还真的有点喜欢他呢。
除了这能干的山东大汉,就要数几个四川“辣妹子”最有意思了。
辣妹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辣”。
有一次,我们班进行野餐活动。
辣妹子赖娇娇主动担任了“大厨”一职。
我们也不见她怎么手忙脚乱,还没到十一点,十几个菜就炒好了。
什么“麻婆豆腐”、“辣椒肉丝”、“油闷辣椒”、香辣鱼块”、麻辣虾仁”、酸菜鱼头”……那阵阵香味引得那些小馋嘴们你抢我夺地涌上去“尝鲜”,却又争先恐后地滚倒在草地上——辣得哇哇直叫。
辣妹子不但敢于吃“辣”,二球脾气还特“辣”。
有一回,班长随手扔了一张废纸,辣妹子翔翔竟然二话不说,就吧班长的大名写到了班组日记上,还扣了班长的分。
(特别提示:她俩还是好朋友呢!)你说这辣妹子辣不辣?
其实,在我们的班级里,优秀的外地学生又何止这几个。
例如,街道运动会的双料冠军,湖南小子林一山;学校舞蹈队的“小茅威涛”,来自吉林省的朝鲜族妹子白小羽;还有“奥数”专家,贵州的赵胜军和湖南的孙菲菲……它们都在为我们的班集体增添着荣誉,也给我们这些水乡娃子们树立了更多的学习榜样。
整式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学生与我们当地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让我们班年年涌现出许多“校星”,年年获得“先进班级”的荣誉。
火车上的“酒贩子”
因为要去省城,我们坐上了普快列车。
正是酷热的夏季,火辣辣的太阳高悬空中,拼命地炙烤着大地,使整个世界热得发了狂。
从车窗往外望,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让人觉得憋气。
车厢里更是闷热,人又多,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还不时地有列车上的卖货车、小贩和走动的乘客挤过来挤过去,使得人更加难受。
正在我大声抱怨这鬼天气的时候,一声声带着颤音的叫卖声传人我耳中:“卖啤酒了,卖啤酒了,十块钱三瓶了……”寻声看去,只见不远处来了一位瞎老头,看上去最多不过六十岁,可岁月的风尘已经使他完全衰老了。
他的
脸看上去很可怕,几条深深的疤痕围着一双深陷黯淡无神的眼睛,那干瘪的脸上根本没有了肉,只是一层皮包着骨头。
他背上背着五六瓶啤酒,摸索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深蓝的上衣已经湿透了,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身上。
“卖啤酒了,十块钱三瓶了……”瞎老头从我们座位前经过,继续叫嚷着,同时竖起耳朵认真地倾听,生怕错过一个买家。
爸爸正要掏钱买,妈妈悄悄地按住了他的手,悄悄地说:“不要买,你知道他卖的是什么劣质酒?”爸爸缩回了手,瞎老头一怔,什么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喊:“卖啤酒了,卖啤酒了,正宗‘雪晶’,十块钱三瓶了……”
火车离终点站越来越近,瞎老头的叫卖声也在变化:
“卖啤酒了,卖啤酒了,三块钱一瓶了……”
“卖啤酒了,卖啤酒了,五块钱两瓶了……”
酒是越来越便宜了,叫声也越来越透着无奈与凄凉。
可我一次也没见这个车厢有人买他的酒,甚至是问一声也没有。
或许是他已经卖掉背上的几瓶,又去背了新的酒来卖吧!我这样想着,安慰着自己越来越强烈的同情心。
终点站到了,我跟着拥挤的人群下了车。
从那以后,尽管坐过很多次火车,却再也没见过这个瞎老头。
可是在我的心里,他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清晰。
火车是个浓缩的小社会,车上有许多残疾人,公然地在车上走来走去,展示着他们的残疾,理直气壮地伸出手去,接受人们对他们的施舍。
而这位瞎老头,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努力地自食其力。
他那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是多么让人敬佩呀!
我会永远记住你的,火车上的卖酒人!
亮点赏析
1.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处处留心皆文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能力自食其力的乞丐,甚至是“假乞丐”,可在这个浓缩的小社会——火车上,作者捕捉到了生活中的闪光点。
读完本文后,相信大家对“自食其力”这个词会有更新更深的体会。
2.描写生动,体现功底。
通过对天气环境的渲染,对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精致描写,衬托出了盲人艰难的生活处境和自强不息的品质。
结尾利用对比的写法,使文章的的主人公的品质更显可贵。
3.视角独特,极具价值。
善于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对待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
作文。
(40分)
题目:《尴尬的时刻》
题解:什么事让你尴尬?这时你有什么想法,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是指通过什么给了自己启发指示,让自己有了新的领悟或感受。
)
在我的一生中,有快乐的时刻、有幸福的时刻,有难忘的时刻……当然也少不了尴尬的时刻。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一件事。
那天早上,我一来就向同学们炫耀妈妈给我从外地买来的钢笔,许多同学都在那儿把我的笔看过来看过去,一边拿着我的刚笔看来看去,一边说:“这钢笔外形真好看!”“好漂亮的笔呀!”在声声的夸赞中,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呢!
下午,正当我要用到那钢笔时,忽然发现找不到了。
我翻书包,文具盒,都没有钢笔的踪迹,于是,我怀疑是同桌拿了我的钢笔,因为早上他一直那着我的钢笔看来看去,好像很喜欢的样子,想到这里,我就站起来,带着生气果断的口吻大声对他说:“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钢笔?快给我!还我钢笔!那可是我最喜欢的钢笔!”还没等我说完,同桌就大声的说:“我没那你的钢笔!明明是你自己弄丢了,还怪我!虽然我很喜欢你的钢笔,但我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拿!”说完他就再也不理我了,我也不在理会他了。
我们之间的冷战整整维持了一天。
晚上回到家后,我在一次寻找我那“失踪”了一天的笔,翻了许多地方都没找到,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钢笔。
原来,是我这个小马虎把钢笔夹在了语文书中。
睡觉前,我认真的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自己很糊涂!
第二天一早,我就对同桌说:“对不起!昨天是我错怪你了,请你原谅我,好吗?”在这尴尬的时刻,我以为他会拒绝我,没想到他却说:“没关系!”顿时两横热泪多眶而出。
通过这件事,告诉我许多道理:永远不要在没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去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