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2019)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2019)

“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 (步骤2)白发映衬着衰老的容颜让人触目
惊心,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 分)。
(步骤3)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 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 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1分)。
课堂演练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 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 、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 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 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 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 眼 类 题 型
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眼是?

要 情感落脚点
愿望,信心 感叹,遗憾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pǔ]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 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 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①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 。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
试题: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 ,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 什么?
“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 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 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 无可奈何的凄凉。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 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 它突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 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 这个“深”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 “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 起来。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诗眼的作用: ①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②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 ④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jiǎ)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知识小结: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实战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 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
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远山”或
“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引”和“衔”
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的心情。
22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 驿,驿站名。
(1)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
①荒是荒凉的意思,瘦是指贫瘠。
②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 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 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 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 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 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温故知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案: (步骤1)“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 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 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 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 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 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意“喜 幸”之说。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是某字或某词,你同意 吗?为什么? 2、某词是全诗(或某句)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如果有表达技巧要点明)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特征)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术语 +分析+情感)
(五)抓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
(六)抓虚词●诗中的数字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归 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③该句的作用(包括主旨情感、结构作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示例
答:运用了对偶的手法(1分),“绿树”对“青 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 十分工整(1分),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①诗中“折柳”的是寓意是什么?②为什么“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 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 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点作用)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孳[zī]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炼句
题目类型 分析句意型
请看诗歌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 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 析。
提问方式
①这句诗好在哪里?
②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 特点?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崔道融《溪上遇雨》)
(四)抓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蒋捷《一剪梅》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答案示例
答:①“折柳”是乐府古曲《折枝杨柳行》,寓意是“惜别怀 远”。

②从诗歌内容来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
是从听“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主旨上的“关键”)
从诗歌结构来看,“折柳”二字是这首诗情感触发的媒介,思 乡望归之情由《折杨柳》曲子“催化”,情动而辞牵。它是一 种铺垫,一次蓄势,没有它,下文抒情没有了着落,没有了承 载。(结构上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