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解读
2.在服务内容部分增加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和保存 有关内容。在服务要求部分增加电子版化验和检
查报告单据的留存办法,强调电子健康档案的信 息整合和互联互通。
3.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并入第三版《规 范》,删除《健康体检表》中中医体质辨识有关 内容。
4.增加“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标注释。建档指完成 《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 岁儿童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上,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
1.将“卫生监督协管”改为“卫生计生监督 协管”。
2.将服务内容中“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改为 “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删除职业 卫生咨询指导相关内容。
3.增加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有关内容。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 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自 2009 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 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 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 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 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 导。
1.孕早期由12周前改为孕13周前。 2.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开展孕中期健 康管理。由必做内容改为有助产技术服务资
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没有助产技术
服务资质的督促孕产妇前往有资质的机构进 行相关随访。
3.产后访视时间由产后3-7天改为产妇出院后 1周内。 4.删除“孕妇健康管理率”指标。
1.在服务内容中辅助检查部分增加腹部B超 (肝胆胰脾)检查有关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不断调
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 范》进行修订。
各地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 要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 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模 式,积极采取签约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
固镇县疾控中心 陈青松 2017年3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 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我委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进行了修订,修 改完善了有关内容,精简了部分工作指标,经商财政部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形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 网站下载),请参照执行。
2.删除“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指标,不再单 设,将原指标内容融入到“老年人健康管理 率”指标中。
3.明确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指标定义。分子 (接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
受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且健康体检表填写 完整。
1.在服务内容“筛查”部分增加高血压患者 高危人群的界定指标。
2.细化血压控制满意标准。 3.完善“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指标定义。 增加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说明。
2011-2016 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 准从 25 元提高至 45 元,2017年提高至50元。先后增 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国家 卫生计生委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 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 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版)》 (以下简称《规范》)。
新版《规范》合并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 范》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 有关服务规范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精简和优 化了部分工作指标。主要修改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服务对象为常住人口。 (二)将原版中的“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 标”。
1.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部分增加居民健康卡 有关内容,删除医疗保健卡有关内容。
各地要及时对《规范》进行培训,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加 强培训管理,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考核,做到基层人 员应培尽培,服务内容应会尽会,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 合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发布6年 来,各地在执行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提出了许多 好的意见和建议,使服务规范内容更符合基层实际。 同时,随着医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相 关行业组织和部门陆续制(修)订了涉及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项目专业领域的行业标准、技术指南或工作规 范,对相关名词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当前,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医改重点工作正在稳 步推进,这些都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密切相关。新形 势、新任务对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出了 新的要求。
2.删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记录表完整 率”指标,不再单设,将原指标内容融入 到“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指标中。
1.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 登记”部分增加有关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 档案自动生成的有关工作记录、报告的内 容。 2.修改“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指标定义。 将“报告卡片数”改为“网络报告的传染 病例数”。
《规范》包括 12 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 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 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 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 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 计生监督协管。在各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 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规范》中针对个体的 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指 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4.删除“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指标。
1.完善“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指标定义。 增加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说明。
2.删除“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指标。
1.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改为“严重精神 障碍患者”。
2.删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指标。
3.删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指标。
1.增加《体质判定标准表》填表说明,强调 体质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接受服务者 回答问题准确程度。
1.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在服务内容部分 增加“三查七对”的内容。
2.删除《预防接种卡》,避免重复劳动和出 现表单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3.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 替换原有的《疫苗免疫程序》表。
1.将儿童大运动发育评估内容修改完善 为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 内容,在检查记录表中增加发育评估有 关问题,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 期筛查。 2.增加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方便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对儿童运动发育进行判断。 3.删除“儿童系统管理率”指标。
5.删除“健康档案合格率”指标,修改“健康档案使 用率”指标,强调了医疗记录和健康档案记录的互 联互通。
6.按照相关标准修改《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的民族、 文化程度、职业、血型等的编码顺序,与信息标准 保持一致。
根据目前的健康教育重点内容、重点人群和 健康教育新媒体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如播放音响材料中删除录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