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 理性、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康德及启蒙运动的影响;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
1. 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与个性的认识;3. 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和形态上的反映”。
2. 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3. 通过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讲述、比较法和应用史料分析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历史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教具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分钟)(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当时,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些思想家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于是一场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兴起。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30页,第7课、启蒙运动。
请同学们现在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理性时代的到来。
分别找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何谓理性?第7课启蒙运动(板书)一、理性时代的到来(板书)教师提问:好了,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什么是启蒙,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及何为理性。
学生回答:课本中对启蒙运动和理性的解释教师提问:很好,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启蒙运动的为什么会发生呢?谁能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理性时代的到来(即启蒙运动)的背景(板书)学生回答:从思想文化和经济方面作答(回答不全面)---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板书学生说的内容教师提问:对,请坐,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有哪位同学可以补充一下?学生回答:从阶级方面作答。
---板书说的内容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述三个原因中哪一个是根本原因呢?学生: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也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板书)老师:从教材中我们得知启蒙运动最早出现在英国,高潮是在法国,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启蒙运动在法国发生的原因,启蒙运动在法国进行以后,日益崛起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于是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大家在书上找出来他们是谁?学生: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老师:对,这些思想家呢,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于是这就发展了人文主义,他们所呼吁的思想就是本节课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理性主义。
核心:理性主义(板书)老师:什么是理性呢,刚刚上课的时候我已经介绍过,请同学们理解这个名词,有助于以后做题。
说到理性主义,大家还记不记得人文主义哪场运动的核心思想吗?学生:文艺复兴老师:很好,文艺复兴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做题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作比较的题,大家课后整理一下这两次运动的异同点。
最好做成表格的形式,以便理解和记忆。
那么了解了这些之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到底具体有那些思想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第二个部分的内容: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
在浏览的过程中找出这些启蒙思想家各自的主张。
(过渡语)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板书)老师提问:同学们,请用2分钟的时间浏览教材的第二部分,然后回答法国启蒙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2分钟后学生回答: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另外还有百科全书派。
(板书)老师:首先介绍一下伏尔泰。
A.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板书)课件展示:伏尔泰的图像。
老师:首先介绍伏尔泰。
展示伏尔泰的生平(播放幻灯片),并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念一念。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原名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
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中产阶级家庭。
1704~1717年在耶稣会创办的路易大王中学读书,毕业后从事文学写作,曾用讽刺诗抨击封建专横统治,因触犯王室贵族两次入巴士底狱。
1718年发表第1部悲剧《奥狄浦斯王》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笔名。
1726~1729年旅居英国,结交上层文人和政治家,考察政治制度,深受牛顿、洛克的科学、哲学思想影响。
回国后宣传英国社会制度与自由思想,1734年他的《哲学书简》曾被取缔焚毁,于是远离巴黎,在锡雷村居住15年,潜心著述。
40年代起受到朝廷重视。
1745年被委任法兰西史官,1746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同他通信论学。
伏尔泰思想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反对特权等级,又主张保留君主制;既宣扬自由主义,又害怕人民革命;既反对宗教迷信,又强调宗教的必要性。
1778年2月回到阔别28年之久的巴黎,受到热烈欢迎,人们称他为“卡拉的救星”。
伏尔泰于同年5月30日病逝。
老师:伏尔泰的生平介绍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大家阅读屏幕上的两则材料,并从中总结出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伏尔泰语录》伏尔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屡遭王公贵族的迫害,但又屡次得到王公贵族的厚爱;他死时,统治者不准把他葬在巴黎,然而,大革命时期,人们又把他的遗骨请回巴黎的先贤祠,并且为他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余万人。
两分钟后老师问:有哪位同学想好了,站起来回答一下。
同学回答: ………(基本上正确)老师总结:主要观点: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板书)老师:以上就是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大家课后最好记一下,这些知识点在选择题中经常出现。
那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呢?学生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板书)老师: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
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
过渡:这些主张在当时都是插向封建统治思想体系的利剑!它宣告了黑暗时代的结束和理性时代的开始!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还有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
他们否定了原来的神学世界观以后,他们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
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他们自己的智力去重新认识、判断和理解社会、构思社会。
这就是所谓的“理性”。
也就是说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把西方的人为精神大大推进到了“理性时代”,启蒙思想中闪耀着美丽的“理性之光”,这也是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最重大的进步!老师:展示孟德斯鸠的图片,副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
——孟德斯鸠(播放幻灯片)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孟德斯鸠的情况。
首先看一下他的简介。
B.孟德斯鸠(板书)生平简介: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拉勃烈德城堡一个达官显贵之家。
自幼受过良好教育。
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
18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
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并获男爵封号。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彼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
他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待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
1755年,他在旅途中染病去世(播放幻灯片)老师:展示材料。
让同学们阅读材料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思考:材料中的原则指什么?形成了什么政治学说?孟德斯鸠希望建立的政体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原则:权利相互制衡政治学说:三权分立政体:君主立宪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老师:三权分立是他的政治学说,那么三权是指哪三权呢?学生: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老师:至于这三权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课下去查一下,下次上课的时候我们再说。
好了,这些基本上就是孟德斯鸠的观点了,大家从书上找出他的其他的观点。
学生:………老师:很好。
现在请一位同学系统的把这些观点说一下。
学生: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君主立宪④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板书)老师课堂设问:那么,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哪部著作中?提示:《论法的精神》。
老师:论法的精神也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他的很多观点呢,也体现在这本书中。
过渡:综上我们了解了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一些情况,那么还有一位人物,那就是?学生:卢梭。
老师: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卢梭。
首先看一下他的简介。
C.卢梭:(板书)课件展示:卢梭的图像副生平简介: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