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0总复习:溶液和胶体(提高)巩固练习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0总复习:溶液和胶体(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 .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C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 .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⑥C .①②⑤⑥D .③④⑤⑥3.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4.(2015 玉山一中高三检测)关于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胶体、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④在河海的交汇处易形成沙洲(如珠江三角洲);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⑨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 之间;⑩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正确的组合是A.③④⑤⑥⑧B. ③④⑥⑦⑧⑨C.③④⑥⑦⑨D. ③④⑥⑦⑨⑩5.(2014 济南质检)在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 A 个硫酸根离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N A 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 mol/LB .2.5 mol/LC .5 mol/LD .2 mol/L6. t ℃时,向硫酸铜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g 无水硫酸铜,析出bg 硫酸铜晶体,则 (b -a )g 是( )A. 饱和溶液失去溶剂的质量B. 减少的饱和溶液的质量C. 析出无水物的质量D. 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7.某温度下,在100 g 水中加入m g CuSO 4或加入n g CuSO 4·5H 2O ,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 与n 的关系符合A.m =n 250160 B.m =n n 925001600+ C.m =n n 1625001600+ D.m =n n 2525001600+ 8. (2014 洛阳高三检测)已知300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 1.62 g ,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 Ba(OH)2溶液300 mL(设溶液混合后体积为两溶液体积之和),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4 mol/L B.0.3 mol/LC.0.2 mol/L D.0.1 mol/L9.用10 mL的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B.1∶2∶3C.1∶3∶3D.3∶1∶110.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T/℃0 10 20 30 40S(g/100 g11.5 11.51 19.4 24.4 37.6水)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A.0℃~10℃B.10℃~20℃C.20℃~30℃D.30℃~40℃1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 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1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D. 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b13.已知35%NaOH溶液的密度为1.38 g·cm-3,5% NaOH溶液的密度为1.05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大于20%B.等于20%C.小于20%D.无法估算14. 50 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g·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 mol·L―1,则加入水的体积应()A.小于50 mL B.等于50 mL C.大于50 mL D.等于50 /ρ mL二、填空题:15.(1)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胶体已经制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下列实验的现象分别是:①Fe(OH)3胶粒和Al(OH)3胶粒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OH)3胶粒和H2SiO3胶粒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合金、胶体的概念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

硫酸钡尽管难溶,但属于强电解质;氯气是单质,分子内只含有非极性键,③⑤错误。

故B项正确。

3.D【解析】胶体不带电,A项错误;只有带电的胶体微粒在通电时向某一极移动,B项错误;溶液和胶体均产生布朗运动,C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D项正确。

4.C【解析】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故错误;②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错误;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粒子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故正确;④河水中含有泥土颗粒,形成胶体,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形成沉淀,所以在河海的交汇处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形成沉淀,因此易形成沙洲,故正确;⑤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故错误;⑥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⑦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不会沉淀,故正确;⑧由水和其它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所以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作溶质,故错误;⑨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故正确;⑩溶液属于稳定体系,胶体是较稳定体系,浊液不稳定,则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故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的分类、性质和胶体的制备,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5.B【解析】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个数之比是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金属阳离子带x个正电荷,则2×3=3x,所以x=2,所以其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0.2 L=2.5 mol/L,故选B 。

6.B【解析】无水硫酸铜遇水后会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导致溶液中水减少,因此部分硫酸铜又会结晶。

但由于温度不变,剩余溶液还是t℃时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只是溶质、溶剂的量减少了。

7. B 【解析】根据温度一定,溶解度一定的原理进行计算。

n n n nm 92500162591002516100+=+=,即m =nn 925001600+。

8.D【解析】由题意知n (Al 3+)=1.6227/g g mol =0.06 mol ,则n (SO 2-4)=0.09 mol 。

加入的Ba(OH)2溶液中含Ba 2+ 0.03 mol ,反应后剩余SO 2-4 0.06 mol ,此时溶液的体积为600 mL ,因此 c (SO 2-4)=0.060.6Lg =0.1 mol/L 。

9. C【解析】此题给出BaCl 2溶液的量,但求的是硫酸盐的浓度比,可用扩大法。

设BaCl 2为1 mol ;由Fe 2(SO 4)3、ZnSO 4、K 2SO 4化学式可看出:能沉淀三种盐的SO -2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1、1、1,又三盐溶液体积相同,故浓度之比为31∶1∶1=1∶3∶3。

10. D【解析】首先求已知溶液中,100 g 水中含有溶质的质量。

(100-22)∶100=22 g ∶x ,x =28.2 g ,由此解得降温至30℃~40℃时析出晶体。

11.D【解析】A 项,气体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B 项,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C 项,难溶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 项,温度、压强一定时,氧气的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大。

12.C【解析】A 项,当温度小于t ℃时,a 的溶解度小于b 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t ℃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项,在t ℃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相同。

C 项,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用冷却结晶法可以析出a 。

D 项, 在t ℃时,将a 、b 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二者均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a=b 。

13.答案:A【解析】因NaOH 溶液的密度大于1 g·cm -3,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两溶液质量分数之和的二分之一倍。

14.C【解析】设加水的体积为V mL ,稀释后的溶液密度为ρ1 g ·cm ―3,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31133150g 50g mL 1g cm mol L 0.5mol L g cm g cmV c c ρρ-----+⨯⋅⨯⋅=⨯⋅⋅⋅,化简得:V ·ρ+50ρ=100·ρ1,110050V ρρ=⨯-,因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即ρ1>ρ,故V >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