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

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

《幸福人生讲座》文字版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要笃实,要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恭敬之心。

之前提到了,对人的恭敬一定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当中最先的一定是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进而再推演到对于兄弟、长辈的恭敬。

我们刚刚也有提到,整个生活当中都是落实一个恭敬的态度。

最后我们也提到挂电话一定先请长辈先挂,我们再挂掉,所以点点滴滴都在长养孩子的恭敬之心。

《弟子规》里面又讲到:【将入门。

问孰存。

】要到人家的家里,应该先打个电话看看他在不在,打电话的时候还要问人家方不方便,不要说‘我现在过去好不好?’你这么急促,人家说‘嗯,好,好吧’,你就要‘听思聪’,看人家那个‘好吧’就是很勉强,这个时候你要主动问‘你是不是待会儿有啥事?假如不方便我换个时间也行’,这样人家就不会觉得太唐突。

不管你是拜访还是打电话,也要对于时间要恭敬,不能在吃中饭的时候去,不能在已经很晚了,要睡觉的时候去,这个就是没有替人设想,没有尊敬他人,所以我们时时也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刚好大中午在吃饭,你还打给人家,人家那个饭还咬半口,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讲话。

而任何一个时间打去,第一句话先问‘请问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当你时时都能这样恭敬,人家跟你相交往觉得很舒服,很没压力,所以要从我们开始做起。

当我们的言语都透露恭敬,孩子在你的身旁学的都是这些恭敬的言语,所以这个都是潜移默化的效果。

“入门”的时候当然也要先问,敲敲门,或者像我们在看韩剧‘商道’一样,先出声说‘都房大爷,我是尚沃’,等屋里的人回应了,有先叫我们进了,我们才可以进,假如叫我们等一会儿,那我们就恭恭敬敬在那里等一会儿。

当你进到人家的家里,刚好一楼没有人,这个时候你可不可以继续往上走?看没人,跑到二楼去,结果人家刚好回来,‘你怎么在我们家二楼?’所以“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很多动作你可不能太随便,不然会造成别人的误会,所以这个恭敬还要恭敬到能避嫌,避人家对你的怀疑。

所以有一句话说‘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就是种瓜的时候你不要蹲下来绑鞋带,因为那个瓜都长在地上,结果人家远远一看,那个人在偷我家的瓜。

李下不整冠,李下结了果实,你在那里戴帽子,人家看好像要把我们家的果实摘掉了,要能避嫌。

所以你入到人家的家里面,还没确定有没有人,一定要说‘有没有人在?’喊几声没有人应,你就不能再进去了,所以这些都是处处表现恭敬。

【用人物。

须明求。

】要使用任何一个东西,物都有主,你一定要取得别人的允许再拿。

你不要已经给人家用完,用过了,然后人家刚好进来,‘借我用一下’,人家一看,点头,但是脸色很难看。

现在很多人要跟人家借笔,直接把笔拿起来,‘这枝借我好不好?’人家能说不好吗?这个都是不够恭敬。

应该是说‘您可不可以借我一枝笔?’人家想借哪一枝让人家拿,说不定那枝就是他习惯用的,他就不喜欢人家拿,你还给人家拿去,所以要处处替人着想,不可以顺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好,对人的恭敬之外,还要对物恭敬,我们《弟子规》的‘谨’就是对物恭敬:【朝起早。

夜眠迟。

】对什么恭敬?对时间要不要恭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真正抓到立身处事的根本,抓到人生的价值的时候,你会突然觉得时间特别宝贵,时间真的不够用,都希望多一点时间尽孝心,多一点时间能为这个家庭、社会多付出一点,都觉得自己假如能够变成十个人,那该有多好!所以从小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珍惜时光的态度。

有一个父亲他发现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他也没有马上制止他,有一天拿了一支棍子,差不多八十公分长,他就对他孩子讲,他说‘儿子,人的一生数十寒暑,就像这一根棍子八十公分,好比你能够活八十岁。

那我们前二十年没有能力对家庭贡献,对社会贡献,都还要父母来养你,来教导你,所以这二十年是尽不到心力的’。

他就拿起斧头把这二十年斩了,砍掉,这个孩子心里震了一下。

接着又说,‘六十岁以后,我们身体衰弱下来,也要靠别人来奉养,所以这后面的二十年也没用’,砍了,砍掉,这个孩子又震了一下。

接着父亲又说,‘一个人一天三分之一都睡掉了,所以这剩下来的三分之一也要砍’,又把它砍了。

这个孩子有点开始慌张起来了。

接着父亲说,‘你每天还要吃三餐,还要洗澡,还有一大堆杂事’,又砍掉一段。

他儿子说,‘父亲,你别砍了,我知道了’。

父亲看着他说,‘你不会知道,你看你一生还要生多少场病,还要把这些时间都扣掉’,继续把它砍掉。

诸位朋友,这一根八十公分的棍子剩多少?剩的这么一小段要干多少事?剩的这么一小段还得提升学问,还得奉养父母,养育孩子,奉献社会,这么短的时间要做这么多事,还能够去耗费吗?去挥霍吗?所以当我们时时处处演出非常珍惜时间的态度,就会给你孩子很好的榜样。

我很少看到我父亲游手好闲,我父亲一有空,书本就打开来,所以确实父母的行谊对一个孩子影响至深。

所以当父母是这种态度,孩子在浪费时间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所以对时间要恭敬。

接来下来我们看‘谨’:【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这看起来‘谨’好像都是对自己的一种生活规范,事实上对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影响他人。

我们看早上起来,“晨必盥,兼漱口”是对自己身体的礼敬,其实也是对父母的礼敬,这身体是父母的延续,当你很干净、很整洁,人家跟你相处就相处愉快。

你假如常常脏兮兮的,上完厕所不洗手,人家都不敢接近你,还让人家生烦恼,你伸手跟人家握手,人家吓死了,所以自己要求整洁秩序,同时也是会影响他人,自他不二。

所以‘谨’看起来是为自己,事实上也是为他人在着想,不让人难受,不让人生烦恼。

【冠必正。

钮必结。

】对于衣服的礼敬。

【袜与履。

俱紧切。

】所以这个是对自己衣服也要恭敬。

相同的,当我们对衣服恭敬,也是对他人恭敬。

假如今天蔡老师上课的时候穿短裤来,那你们一定很不舒服,造成人家烦恼,有没有?假如我的领带打歪了,你们课都没听,看着那个歪歪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所以管好自己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把所有自己的东西摆整齐,看起来好像是为自己着想,事实上也在为他人着想,因为人不可能一个人住,你养成这个好习惯,你的家里的人就不会因为你到处放东西都没有归位,造成别人的困扰。

而当他去念大学,又跟一大堆同学住在同一个寝室,你有这个习惯也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

所以养成孩子好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自他确实是互相影响,自他不二。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这个也是对衣服的恭敬,而不是一定要买很贵的东西,应该衣服最重要是整整齐齐,而当你对衣服很恭敬,常常把它摆好,把它洗干净,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所以‘爱人者人恒爱之,爱物者物恒爱之’。

天地万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你的态度,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

我曾经去看李炳南老师的纪念馆,他的衣服都穿了几十年,但是看起来还是很干净,因为他有那分爱护它的心,所以当我们有爱护的心,东西都能用得长久,而当你的东西能用得长久,那你这一生日子就很轻松,因为不花钱,日子轻松就不求人,一个孩子能够不求人,他就能清廉有守。

一个孩子不爱惜东西,每天生活当中就必须要耗费很多钱的时候,到时候人家用利欲来引诱他,他就危险了。

所以我们说‘俭以养廉,勤能补拙’,所以节俭、珍惜东西才能养他的廉洁之心,所以古代的人,圣贤者,他看事都从很根本就开始抓起。

所以你从小让孩子尊重物品,懂得节俭,往后就成就他廉洁有守的德行。

接下来《弟子规》说:【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所以对东西都要知道得来不易,不要挑三拣四,你让他第一次挑三拣四,他就给你挑一辈子,所以他偏食,你一定要坚持原则要让他吃下去。

所以我们说教育里面有一个关键,叫慎于开始,叫‘慎于始’,他就不挑了。

当他食物不挑,食物吃得均衡,身体就好。

他假如常常偏食,也会伤他的肠胃,当他伤他的肠胃,没有好好对待他的肠胃,那肠胃也会跟你罢工,‘我不干了’。

所以你乱吃东西对胃不恭敬,那它也对你不恭敬。

好。

另外在我们的行住坐卧都要有恭敬之心,《弟子规》里面说的:【步从容。

立端正。

】走路,我们说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这也是对自己还有对他人的恭敬。

所以走路我们说‘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还有‘卧如弓’,卧如弓很重要,这种如意卧睡起来特别舒服,睡眠品质很好。

我们有一个孩子,他是趴着睡,就是一个大字趴着这样睡,每个晚上常常讲梦话,睡得不安稳。

你看这样睡,整个身体的很多器官都压着,我看这个脸都睡歪了,所以不要小看这个生活的习惯,这影响孩子很深的,因为那是他每天都在做的动作。

所以走路的时候也要行如风,也要抬头挺胸。

我们注意去观察世间人走起来的样子还是千奇百怪,有的肩膀歪一边走,久而久之,他的身体架构就坏掉了,身体就会不好。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学过《弟子规》,所以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不希望往后的学生跟孩子有我同样的遗憾。

像我们站没站,坐没坐,久而久之骨头都坏掉了,骨头歪了就压迫到你的肌肉跟神经,所以你常常就这边酸一下,那边酸一下。

但是很奇怪,我只要站到讲台上来就不酸了,因为我们在讲课是圣贤教诲,所以会有正气,一有正气,打通任督二脉,但是下了讲台之后就不一定,下了讲台走路还是要走好,不然还是会腰酸背痛。

我们来看现在孩子站有没有站相?没站好,拿个东西就要靠一下,看到有个台阶,脚还要抬起来跨一下,有没有?很多这个事情。

比方说大人,跟人家讲话怎么讲?男孩子应该是站得比较有大丈夫相,所以是与肩同宽,然后顶天立地,你这样跟人家在讲话的时候很有气势,人家也会很尊重你。

假如你没有站好,可能你站这个样子,给人家什么感觉?很轻慢,很傲慢的感觉。

你站这样跟人家谈生意,‘你说一说,我听听看’,人家哪想跟你谈生意。

当孩子他站得歪歪的站习惯了,有一个东西他就要这样靠一下,脊椎就弯掉了,弯掉之后那一辈子都很辛苦,所以现在脊椎侧弯的人很多,还要花钱去找罪受,去给人家整椎,人家给你捶一下,真是花钱找罪受。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会有这些现象,其实根源还在他从小的行住坐卧的姿势没有养成。

再来,坐要有坐相:问:我们看到很多的孩子一坐下来,什么姿势?答:趴着。

这么严重。

有的就这样靠一下,‘弟子规,圣人训.’,他这样歪着,心已经不恭敬了,再怎么念,那是念交代的,对书不恭敬,对学习不恭敬,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恭敬之意。

所以坐一定要坐好,要抬头挺胸,这个你都要跟一段时间把他扭过来,他一定要做到。

当你坐得很正的时候,这个精气神就很好,念书的效果一定好。

那孩子只要歪七扭八的坐,保证十分钟、二十分之后就开始昏沉。

坐的时候,很多孩子:【勿践阈。

】以前是说进门不能踩着门槛,那是不恭敬,那现在没有门槛,小孩是不是不踩了?还是踩,踩什么?很多墙壁,底下白墙壁都变很多脚印踩在那里,那个都是很不好的习惯。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还会踩在前面同学的椅子上面或桌子上,这些都是太随便了,我们要适时纠正。

还有一个动作叫:【勿摇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