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肩袖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10
概述-解剖(骨)
1
2
3 4
肩胛骨
1. 锁骨 2. 肩峰
5
3. 喙突 4. 肱骨头 5. 关节盂
11
概述-解剖(肩袖)
1.
前面观
1. 肩胛下肌
2. 冈上肌
2 3 4
侧面/后面观
3. 冈下肌
4. 小圆肌
12
概述-解剖(肩袖)
13
概述-解剖(肩袖)
14
肩袖 – 关节镜下
Rotator Cuff Humeral Head
34
鉴别诊断
• 1.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主动活动受限明显 被动活动受限明显
• 肩袖损伤:
主动活动受限明显 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
35
鉴别诊断
2.颈椎病: • 疼痛从颈部至肩部 • 放射痛 • 颈部查体异常
36
鉴别诊断
3.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 结节间沟压痛明显 • 结节间沟封闭有效
37
鉴别诊断
21
查体
• 视诊: 三角肌,肩胛骨,方肩
• 触诊:肩锁关节、大结节、结节间沟压痛
• 活动度:前屈上举、外旋、内旋、外展 主动和被动活动 力量
22
特殊查体
1、肩峰撞击症的体格检查 (1)Neer试验
Neer试验①
Neer试验②
23
特殊查体
1、肩峰撞击症的体格检查 (2)Hawkin’s试验
24
特殊查体
• 无菌性炎症; • 疼痛;
17
肩峰
喙肩弓
18
A:17%
B:43%
70%的C型肩峰: 肩袖损伤
C:40%
19
20
临床表现
• 外伤史:急性损伤、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 • 疼痛与压痛:多位于肩前方,位于三角肌前方及
外侧;活动或增加负荷后加重;夜间症状加重; 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 • 功能障碍:主动活动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 受限较明显);被动活动受限不明显。
2、冈上肌损伤特殊查体 (1)Jobe试验
25
Pain arc sign
• 患臂上举60-120︒范 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 峰下区疼痛
26
影像学-X线
27
28
影像学检查-MRI
• 最常用 • 斜冠状面、斜矢状面、横断面 • 常用的检查序列是T1WI和T2压脂
29
肩袖全层撕裂
正常MRI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
40
• 保守治疗
治疗
• 手术治疗: 切开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41
保守治疗
• 适应证: 疼痛但无力弱者;病程小于1年
• 方法: NSAIDS药物 肩峰下激素注射(1次/6个月)(玻璃酸钠) 物理治疗
42
手术治疗
• Neer肩峰成形术 1972年
43
No Image
44
手术治疗
No Image
肩袖损伤诊断及治疗
1
巨大肩袖损伤(冈上肌)
T2WI
T1WI
2
术后2月
3
斜冠状位
T2
T1
4
斜矢状位
诊断不如斜冠状位
冈上肌出口,冈上肌脂肪浸 润成度
5
正常肩胛下肌
横断位
肩胛下肌损伤
6
7
内容简介
• 解剖 • 病因 • 肩峰撞击征 • 临床表现、查体、特殊体征 • 辅助检查 • 诊断、鉴别诊断 • 治疗
4.钙化性肩袖肌腱炎: • 疼痛剧烈 • X线
38
鉴别诊断
5.四边孔综合征 • 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 • 三角肌萎缩 • 肩外侧的麻木以及肩外展无力或受限, • 电生理检查:三角肌失神经支配电位,腋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39
鉴别诊断
6.创伤后肩关节粘连 • 主动被动活动受限 • 受伤史,长时间固定
45
15
病因
• 1.创伤是青少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 • 2.血供不足引起肩袖组织退行性变; • 3.肩部慢性撞击性损伤。Nerr(1983)认
为95%肩袖损伤是长期肩部撞击磨损的结 果,循环障碍和创伤不是主要原因; • 4.临床上50%的肩袖断裂患者没有外伤史。
16
肩峰撞击征
• 肩关节活动时,肩峰下结构(滑囊、肌腱 、肱骨头)与肩峰(含喙肩弓)的撞击;
其他检查
• B超: 技术要求高 • 肩关节造影 • 关节镜检查:金标准
32
诊断
• 病史 • 体征 • 特殊查体阳性 • X线 • MRI • (超声、关节镜检查)
33
鉴别诊断
• 1.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 2.颈椎病 • 3.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 4.钙化性肩袖肌腱炎 • 5.四边孔综合征 • 6.创伤后肩关节粘连
8
概述-定义
• 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之肌腱在 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样结构
• 保持肱盂关节稳定,维持上臂各种姿势和完成各 种运动功能。
• 支点作用 • 冈上肌损伤最常见
9
概述-解剖
• J.S. Smith 英国解剖学家 ,1834
• Depalma AF et al. 尸体解剖研究,1963 50~60岁死亡人群: 30% 大于70死亡人群: 几乎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