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
甲 乙
D、甲<乙,且乙>丙
丙
分析:水是由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 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膜是由脂质 组成的。 2.20世纪初,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可分离出细胞 膜,化学分析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与蛋白质。 3.1925年,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发现其单分子层 的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两 层。 4.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蛋 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5.1970年,红色荧光标记人细胞,绿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两 种细胞融合,刚融合时一半发绿光,一半发红光,一段时间后, 两种荧光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思考:①如右图,半透膜两侧液 面如何移动?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因为水分子由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多的一 侧(即低浓度)向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少 (即高浓度)的一侧运动。
②a侧液面能无限上升吗? 不能,因为上升到一定程度,半 透膜两侧水分子运动会达到动态 平衡,此时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 水分子会产生向左侧渗透的压力, 这个压力与a侧高出的液柱重力平 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要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与 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就可以发生吸水和失水。
4.探究实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①发生的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 壁);活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变成全透性的) ②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0 Mg2+
Ca2+
Si4+
离子
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Mg2+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是不是水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
因为它们的吸收速率小于水的吸收速率,所以培养液中浓度
会增加。(低于初始浓度表示:无机盐离子吸收速率大于水 的吸收速率,导致培养液中该离子浓度减少。)
生物必修1 第四章复习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思考: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一样吗?。
不一样,半透膜是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 大小 ;生物膜上具有 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的 种类和数量 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 选择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表
方式
浓度 载体 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需要 O2、CO2、水、甘 油、乙醇、苯等
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一般)
需要 K+、Na+、葡萄糖、 氨基酸等
注: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 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间的空隙充满了
(B )
A、细胞液 B、蔗糖溶液 C、空气 D、清水
3.在质壁分离实验中,与细胞壁分离的结构是 ( D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原生质 D、原生质层
4.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
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B )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3.可以测定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关系。)
基本不变
质壁分离后无法复原的现象
1.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因严重缺水已死亡。
2.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严重失水 而死亡。
分析:腌又咸又脆的萝卜条与糖醋蒜的原理是否 相同?为什么?
不同。 腌萝卜条时,开始时发生质壁分离,后因Na+、 Cl- 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致使萝卜条又咸又脆。 而腌制糖醋蒜时,因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 选择透过性,蔗糖和醋酸进入细胞中。
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方法步骤
1、制作装片 2、先低倍后高倍观察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 4、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5、方法同3,让已质壁分离的细 胞浸润在清水中。
6、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返回
植物细胞的质 壁分离及复原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变小
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恢复 原来大小
恢复原位
此实验可以验证:
1.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2.细胞是处于生活状态还是已死亡。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 有差异
1. 浸入1 M KNO3溶液中 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
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
方式先后有
(D )
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2. 实验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
注: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大,达到动态平衡 时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渗透作用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 处于动态平衡。
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人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当于0.9% Nacl溶液。 水从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和蛋白质 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3、如何分清生物膜示意图的膜内与膜外?
糖蛋白在生物膜的外侧
4、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
注:内吞、外排(如分泌蛋白),可以说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主动运输,吸收某些物质、不吸收某些物质可以说明细胞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