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己文)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己文)
唯物论原理2: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①认识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 动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 基础。 方法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错误倾向: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客观性,是唯心主义 强调规律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 发展低碳经济?
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 盾的需要。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和广大消费 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 律,按规律办事。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尊 重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唯物论原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唯物论原理2: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的关系
1.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 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 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 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 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 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 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 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 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 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唯物论原理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方法论)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 视精神力量,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 服和抵制错误的思 想意识. (方法论)
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
反对从主观出发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否认意识作用的形而上学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 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A
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 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 话告诉我们 ( ) ①要敢于承认客观事实 ②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自身的 实际去机 械地效仿别人 ③要接受命运的安排,不能痴心妄 想 ④要安分守己,不能越位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A
5.右图漫画“都有水分”启示我 们,办事情应该( ) A.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实事 求是 B.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分清主次 C.把握适度原则,防止新的质变 D.坚持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
A
6.以下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
D
7.2009年9月8日1时,河南省平顶山新华四矿发生特别 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 重视。国务院事故调查小组初步分析认定,这是一起违 法违规组织生产导致的特大事故。这家煤矿从去年停产 整顿以来,未经批复开工,派93人下井非法开采,才酿 成特大安全事故。这表明( )
B
9.材料一:由于美国政府长期缺乏对市场的 正当监管,使得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 炒作,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引发了金融 危机。这场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五 湖四海。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 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 • 材料二:为遏制全球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 负面影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法国宣布推出规模为1750亿欧元的措施以提 振正在放缓的经济;日本表示当务之急是要 尽快披露银行所持有的不良贷款,并将其从 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美国表示将采取积极的 监管措施,以降低市场风险。
认识 世界 人的主观 能动性
改造 世界 精神 状态
想
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践活动
做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的关系
意识的 能动作用 区 别 意识的 反作用 (1)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正确地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人们在意识的支配下从事实践活动,使客观 世界发生变化。其外延要小于意识的能动作 用
D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② B. C.③④ D.
8.2008年受金融风暴冲击楼市降价潮蔓延,政府出台 “国十条”以及刺激楼市回暖的减免契税等优惠政策, 目的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这体现的唯物论 道理是 A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B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 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物质的反映)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2)重要性: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 提和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2)运用物质和意识有关原理,结合上述材料 阐述你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12分)
•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由于经济发展偏快、价格上涨过快,客观上需要实施适 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前后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有利于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稳 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 择性。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 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特点。
2.(2009· 江苏高考)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 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C
)
3.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 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 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 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 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 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要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全面认识实际,在变化中把握实 际。 ④要立足国情,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⑤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主观 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 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
物质 与意 识的 辩证 关系
一切 从实 际出 发, 实事 求是
是什么 含义 为什么 依据 怎么做 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 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道理说明各国应对金 融危机举措的理论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面 对金融危机的侵袭,国家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才能规避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不 能违背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 控,各国只有积极运用多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干预 经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 人类造福。各国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正是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表现。
10.材料一:今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 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 首要任务。我们可以看到,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 央行6次调高利率,11次提高存款资金积累金率;财政部 发行特别国债直接回收市场流动性资金…… •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 荡,2008年10月8日,央行宣布: 从10月9日起,下调一 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 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务院决 定自10月9日起,免征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宏观调 控政策已经从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胀向防止经济过快 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
包括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即想,人们能动地 主观能动性 改造世界即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 有的精神状态。其概念的外延要比前两者大 三者都是人们发挥主观努力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 联 程包含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发挥意识的能 系 动作用包含了意识反作用的发挥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的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 一的。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符合客 观。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 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 部现象,还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 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 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 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活动 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