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讲述寒假同学聚会经历。
某同学与2011年开始创业,在安海投资开办一家影楼,半年赚了10万,于是2012年扩大规模(原因:龙年结婚的人多),在水头和泉州失去有连续开了两家影楼。
结果事不遂人愿,安海和水头的影楼虽没有亏损但效益不高,泉州的影楼亏损了20万。
请同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急于扩大规模,没有研究清楚市场;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泉州市场大,品牌多,消费能力较高等。
总的来说就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师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来得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
第一推动力。
对于每个同学来说,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比如就业还是升学,就业的话要选择哪个工作,事实上在做选择之前,我们都会考虑到很多的情况。
上星期我们请同学回去考虑了一下你对未来工作的5个要求,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说说看你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如果让你对这5个要求进行排序的话,你会怎么排?
学生活动:回答并排序。
教师点评:实际上我们刚才所做的活动是在测试同学在职业选择中的一个价值取向。
最后留下的就是同学们在找工作中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同学们可以看一下你所留下的这个条件是符合你客观实际的吗?那么你身上哪些因素是属于客观实际的呢?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客观实际。
请同学翻开课本第二面,小字部分。
同学们一定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橘子是一种喜阳的植物,所以在淮南可以生长,在淮北就不能生长。
这就是因为土地的客观实际决定了能够种植的农作物。
同时呢,大家也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因为水果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可以保持我们的身体平衡。
而我手中的这个橘子富含了维生素C,这就是橘子身上的一个客观属性,同时橘子也有润肺止咳的功能,因此有人说多咳嗽的话多吃橘子可以好得快。
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实际上从中医的角度讲,橘子是属于比较热性的水果,而橙子是属于凉性的水果,如果你的咳嗽是由于着凉了引起的,而且吐出来的痰是清稀白黏的话,这是属于风寒性咳嗽,可以吃一些温性的橘子,而如果你是咽喉肿痛,咳嗽痰发黄的话,是属于风热性的咳嗽,这个时候就应该吃一些清热的橙子。
可见,同样是咳嗽也要看症状的不同而下药,这就说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这也就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教师活动: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客观植物生长的规律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做到实事求是。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活动:联系到我们生活中来,大家都知道,每隔几年国庆节的时候天安门都
会有一个较为盛大的阅兵仪式,这个时候领导人都会站在汽车上进行阅兵,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几千年前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阅兵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不可能,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汽车这种东西。
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像同学们这个年纪的大学生都要去到农村,相应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但是结果却造成那几年整个国家的发展滞后了许多,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恢复高考。
而近十年来,又引发了一阵“下乡热”,许多大学毕业生去到农村工作。
同学们想一下,现在的这种下乡热还会造成像以前那种不好的后果吗?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不会,因为现在的客观实际是农村对知识对科技有需要。
【课堂讨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成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
药、随机应变等;
2.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好高骛远、照本宣科、
抱薪救火等。
【板书设计】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客观实际的含义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 意义: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 社会历史条件是做出选择的前提
2. 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影响人生选择
3. 必须结合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情况和问题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