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2h后
宇宙大爆炸
诞生
大量的氢 大量的氦 极少量的锂
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
合成
其他元素
2、人类认识原 子的过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 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 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 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 事物的本质。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 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理论, 还会随着人类对客观事 物的认识而不断地深入 和发展。
短周期
周期
(横行)
长周期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26种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能层数)
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的族(0族除 主族:
外),ⅠA~ⅦA共七个主族
表示方法及各能级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随原子核电荷 数递增,绝大 多数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遵 循如右图的排 布顺序,这个 排布顺序被称 为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 1s;2s 2p;3s 3p;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7s 5f 6d 核 外 电 子 填 充 顺 序 图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化学研究的是构成宏观物体的物质
一、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二、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合成 二者的关系如何?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
结 构 决定
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1932年勒梅特首次 提出了现代宇宙大 爆炸理论
【思考与交流】
1.写出溴和氪的电子排布式,它们的最外 层有几个电子? 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可以简化,如可以把 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 [Ne]3s1 试问:你能 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 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 化电子排布式吗?
思考:原子核外电子在排布时,最外层为什么不 超过8个电子?
二、能层与能级 二、能层与能级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中子
质子
2、能层与能级 (1)能层
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 同的,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可以将核 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依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 离核远近:近 能量高低:低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四.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2.基态原子: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稳定 ) 电子吸 电子放
出能量
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 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 (不稳定)
↓
↓
收能量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
2.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 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 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
⑴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每个s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形, 每个p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 ⑵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原子轨道的半径 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
小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1.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不相容原理 3.洪特规则
小结:
方法导引
解答基态原子电子排布问题的一般思路:
能量最低原则
确定原子序数 泡利不相容原理 洪特规则
能级排布
电子排布
【案例练习】 1、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 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 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 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碱金属 原子 序数
锂
周期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3 11 19
二 三 四 五 六
1s22s1或[He]2s1 1s22s22p63s1或[Ne]3s1 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或[Kr]5s1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6s1 或[Xe]6s1
族
副族: 完全有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第Ⅷ族
除外),ⅠB~ⅦB共七个副族
(纵行)
第VIII 族:三个纵行(8、9、10),位于Ⅶ B 与
ⅠB中间 稀有气体元素
0族: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相应元素的族序数排列从左到右依次为:ⅠA、ⅡA、 ⅢB~ⅦB、Ⅷ、ⅠB~ⅡB、ⅢA~ⅦA、0族
远 高
(2)能级
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 电子能量可以不同,还可以把 它们分成能级。
表示方法及各能级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学与问】
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 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 在什么关系?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 相同?
(3)可见各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等于相应能 级组中各轨道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之和
周期 元素种数 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能级 电子最大容量数
1 2 3 4 5 6
7
2 8 8 18 18 32 未完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未完
2 8 8 18 18 32 未满
C:1s22s22p2
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 而且自旋方向相反。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 时,总是优先单独占一个轨道(即分占 不同的轨:全空、半充满、全 充满时相对稳定
洪特规则特例:
6 10 14 全充满(p ,d ,f )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 原子轨道。
各能级包含的原子轨道数:
(1)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
(2)n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
(3)n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
(4)n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3.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云形状
①s电子云呈球形,在半径相同的球面上,电 子出现的机会相同; ②p电子云呈哑铃形 (或纺锤形); ③d电子云是花瓣形;
④f电子云更为复杂。
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 S能级的原子轨道是球形对称的
* n越大,原子轨道半径越大
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z
z
z
y x
x
y
x
y
* P能级的原子轨道是哑铃形的,每个P 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 别以Px,Py,PZ表示。
六、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泡利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
由于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 遵循构造原理,元素周期 系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每 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不总 是一样多,而是随着周期 序号的递增渐渐增多,同 时,金属元素的数目也逐 渐增多。因而,我们可以 把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 形象的比喻成螺壳上的螺 旋。
3.原子的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
[案例练习] 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6s B.2d C.3f D.7p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3、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1s,3d (2) 3s,3p,3d (3)2p,3p,4p
2.电子排布式
用数字在能级符号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的排布 的电子数。
吸收光谱
能 量 最 低
基态 原子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激发态 原子
能 量 较 高
发射光谱
光谱: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3.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 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 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 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课后作业: 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28号元素基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29号元素Cu的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4s1 ,为什么不是[Ar]3d94s2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知识回顾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位置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⑴ 核外电子质量小(只有9.11×10-31 kg),运动空 间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运动速率大(近光 速)。 ⑵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 ⑶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概率)。
纳两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的自
旋方向必须相反,此时体系最稳
定,原子的总能量最低。
泡利不相容原理 电子排布式
电子排布图
1s 2s
用一个□表示一个原子轨道, 在□中用“↑”或“↓”表示该轨 道上排入的电子。
Li: 1s22s1
洪特规则
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能量相同 的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 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
光谱分析的应用
①通过原子光谱发现许多元素。 如:铯(1860年)和铷(1861年),其光谱中 有特征的篮光和红光。 又如:1868年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 现了稀有气体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