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C)时代的作品。
A、夏代B、商代C、战国D、西汉2【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ACD)。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C、是儒家的经典之作D、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4【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 1.2 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1【单选题】考虑到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等因素,回溯中国文化传统最早的时期是(C)。
A、夏代B、商代C、周代D、2【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ABCD)。
A、《诗经》B、《周易》C、《尚书》D、《仪礼》3【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 4【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1.3 《诗经》的用途1【单选题】“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B)。
A、浅近C、亲D、疏2【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BD)。
A、祭祀乐歌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C、地域性的歌谣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3【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 1.4 郑风·萚兮1【单选题】《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C)。
A、初春B、冬日C、秋日D、夏末2【判断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3【判断题】《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1.5 唐风·山有枢1【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一句中“考”的意思是(C)。
A、舞B、挂C、敲D、看2【单选题】“且以喜乐,且以水日”中的“且”用来表示(D)。
A、感叹B、并列C、假设D、强调3【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ACD)。
A、赋B、颂C、比D、兴4【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5【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 1.6 陈风·月出1【单选题】关于《陈风·月出》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C)。
A、诗的三章是重叠的B、三章更换的词不存在意义的变化C、诗的三章存在意义的递进变化D、三章描写了一个歌月怀人的故事2【单选题】“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中“悄”可以解释为(B)。
A、忧伤B、忧愁的样子C、忧心D、缓缓的样子3【判断题】孔子之所以赞扬《关雎》,是因为他提倡用理性约束自然感情。
(√)1.7 周南·汉广1【单选题】“叔”在古代兄弟次序里排(C)。
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幺2【单选题】《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C)。
”A、不可思泳B、不可方思C、不可求思D、不可思求3【单选题】“南有乔木,不可休息”一句中“息”是指(C)。
休息B、少C、语助词D、思4【判断题】“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中“武”的意思是英武。
(√)5【判断题】世界文学中通常会通过一个想象出的完美女性来寄托对人生的期待。
(√)2.1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1【单选题】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A、篇幅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前者语言华丽,后者朴素C、前者用于吟诵,后者用于歌唱D、前者较之后者,感情更浓烈2【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C)的文化。
A、黄河流域B、华夏C、长江流域D、中原3【单选题】《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D)。
A、西周到战国B、春秋战国C、西周D、西周到春秋4【判断题】战国末期的辞赋家宋玉是《楚辞》的作者之一。
(×)5【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
(×)2.2 《楚辞》的作者1【单选题】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
A、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B、王与党人之间是光明的C、我与党人之间是灰暗的D、党人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2【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C)。
A、楚国重要的政治家B、是“楚辞”的创立者C、春秋时期的诗人D、被誉为中华“诗祖”3【判断题】通过《离骚》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政治失意和中国深远的历史传统有关。
(√)4【判断题】要想足够地理解《离骚》不能只从政治立场上出发,还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
(×)5【判断题】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2.3 九歌·山鬼1【单选题】《高唐赋》的作者是(B)时期的辞赋家。
A、春秋B、战国C、汉代D、唐代2【单选题】《九歌·山鬼》中的山鬼是(B)的女山神。
A、于山B、巫山C、神女峰D、仙女山3【单选题】“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描绘了一个主人公(D)的场景。
A、喜悦B、凄惨C、唯美D、孤独4【判断题】屈原在《楚辞·九歌》中采用的是祭神乐歌的一种文学形式。
(√)5【判断题】“子慕予兮善窈窕”的“予”是指山鬼本人。
(√)6【判断题】《聊斋志异》中有一种具有确实社会身份的人物,他们并非是文本虚构出来的。
(×)3.1 垓下歌1【单选题】“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C)。
A、刘邦B、项羽C、毛泽东D、斯大林2【单选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体现了一种(D)的写作手法。
A、象征B、铺垫D、对比3【判断题】《史记·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记载。
(×)4【判断题】“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项羽临死前对爱人的不忍和无奈。
(×) 3.2 大风歌1【单选题】“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出了刘邦的一种(C)。
A、豪迈B、意气风发C、内心不安D、2【单选题】《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D)。
A、鸿门宴之后B、初建汉朝时C、杀死项羽后D、平定英布起兵后3【判断题】刘邦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
(√)4【判断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中“加”的意思是通“家”。
(×) 3.3 战城南1【单选题】《诗经》体现出的是一种(C)的情调。
A、平民B、质朴C、贵族D、奢华2【单选题】“且为客豪”中“豪”的意思是(D)。
A、自豪B、做豪衣C、奔走呼号D、嚎哭3【单选题】“梁筑室”中“梁”的意思是(B)。
A、河梁B、表声词C、房梁D、梁代4【判断题】乐府是古代的音乐行政机关。
(√)5【判断题】《战城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伤感且温和的氛围。
(×)3.4 妇病行1【单选题】“从乞求与孤儿买饵”中“饵”的意思是(B)。
A、鱼食B、食物C、药饵D、2【单选题】“弃置勿复道”表现出一种(C)的情感。
A、怜惜B、懊悔C、无奈D、痛心3【判断题】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 4【判断题】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对生活、对人的一种发现。
(√) 3.5 艳歌行1【单选题】“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中“绽”的意思是(D)。
A、编织破裂C、花费D、缝补2【判断题】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
(×)3.6 十五从军征1【判断题】《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诗。
(√) 2【判断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使”的意思是开始。
(×) 3.7 陌上桑1【单选题】《秋胡戏妻》的故事在(D)中是有记载的。
A、《女儿经》B、《刘向传》C、《东观汉记》D、《列女传》2【单选题】对“使君谢罗敷”的“谢”字,解释正确的是(C)。
A、感谢B、认错C、询问D、推辞3【单选题】“但坐观罗敷”的“坐”是什么意思?(B)A、坐着B、因为C、对着D、无故4【判断题】古代女子是否出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看她的发型。
(√)5【判断题】《陌上桑》是汉代郭茂倩的一首代表作品。
(×)6【判断题】从罗敷推辞使君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她坚贞、睿智的品质。
(√) 3.8 读诗的三个过程1【单选题】汉乐府诗较多的是关注(B)。
A、贵族生活的奢华B、底层生活的苦难C、官僚阶级的淫奢D、男女之间的欢爱2【判断题】中国诗歌的叙事技巧从汉乐府民歌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 3【判断题】在个人读诗时,理解诗歌的韵味很重要。
(√)3.9 古诗十九首1【单选题】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B)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
A、四言诗B、五言诗C、乐府诗D、骚体诗2【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愿”字是(C)。
A、动词B、感叹词C、语助词D、连词3【多选题】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一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
A、语言清新自然B、有明显歌谣性特点C、诗歌语言修辞度高D、诗歌辞藻华丽、精致4【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可以看作是汉代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 5【判断题】《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都是无从考证原作者的。
(√) 6【判断题】《诗经》较之《古诗十九首》,作品的节拍更加丰富。
(×) 3.10 青青河畔草1【单选题】《青青河畔草》体现出(D)是“倡家女”生命价值的体现。
A、相夫和教子B、富贵C、妇德D、快乐和享受2【判断题】《青青河畔草》一诗的语言既有清新自然,也有直白、大胆的体现。
(√)3【判断题】生命的焦虑和对德行的追求是《古诗十九首》的核心主题。
(×)4【判断题】对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在宗教性的文化里稳定性较强。
(√) 3.11 回车驾言迈1【单选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中“考”的意思是(C)。
A、终B、敲C、老D、考校2【单选题】“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中的“物化”是出自(D)的概念。
A、老子B、孟子C、孔子D、庄子3【判断题】使用语助词的情况在《古诗十九首》中比《诗经》要多。
(×) 3.12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1【单选题】《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写作背景是曹操准备(D)。
A、南征失利B、东进失利C、西征成功D、北征成功2【单选题】(B)是魏晋时代诗歌的重要变化。
A、丰富性B、个性化C、完整性D、系统化3【单选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著”的意思是(B)。
A、书写B、著名C、文章D、持续4【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不同的一点是,前者主要表现公众化的感情,后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感。
(×)5【判断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一句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