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点评(二)(第四-六章)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陈海涛
一、简答题
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帐户组成。
讲评: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核算的内容及核算的方法:收入分配账户。
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
本题的回答要求学生回答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内容,并就两个阶段涉及到的具体的收入分配账户作出说明。
可参考教材p66-67页,并加以归纳说明。
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
讲评:本题要求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初次分配中账户的关系。
可以回答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概念,记录的内容及作用。
特别是要结合账户中记录的分配流量来说明两个账户之间的承接关系。
可参考教材p71-72页,并加以归纳说明。
3.根据2003、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下表并解释相关指标的含义:
可支配收入: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经济意义以及联合国对其提出的数量界限:
讲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参考资料的能力,以及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概念。
2003年、2004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社会公报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网站(网址:/index.htm)中的统计公报中查找。
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可参考教材p77页,在我国的统计应用可参考p70页。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等可以参考教材p89页。
4.简述资本形成同其他核算项目相比有哪些特点。
讲评:本题考查资本形成的特点。
这就需要首先掌握资本形成的概念,从概念出发,与其他核算项目相比较,从而得出资本形成的特性。
具体可参考教材p94页。
5.试依据资本帐户的平衡项(净贷出或净借入)与金融帐户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说明金融帐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讲评:本题考查金融账户的作用,也就是通过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所体现出来的两者的关系。
要注意金融账户的平衡项与资本账户的平衡项数值相同却方向相反。
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后者解释了前者记录的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这就使得所有经济交易账户得以终结。
注意,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也涉及到流量变化,但不是经济交易账户。
交易账户到金融账户就终结了。
可参考教材p108页。
6.国民资产负债表中都有哪些特征和基本平衡关系?
讲评:本题考查资产负债表中的特征和平衡关系。
可结合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数字关系加以回答。
特别要注意理解。
本题可参考教材p146。
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
【第1题】
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
讲评:本题考查相关的收入分配账户的指标及编制。
类似这样的题,要求编制账户并求账户中的指标,建议
大家先编制账户,再利用账户的平衡关系求出指标。
在编制账户时,先编制账户的基本形式(不要填入数字),再逐项分析数据是否可用(因为计算分析题往往会有“干扰项”,在题中无须用到),应填入到何处。
本题还需要注意的是,该部门是非金融企业部门,那么就需注意不同的部门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编制上在某些项目上有区别。
例如,对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机构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来源方除了起始项总营业盈余之外,只核算财产收入;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使用方没有最终消费,只有平衡项总储蓄。
本题相对来说较简单。
编制账户的基本形式,然后填入数字即可。
这里注意补助、捐款、缴税等都属于经常转移支出,分别属于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现期收入税等。
另外,生产补贴是负的生产税,要熟记这个公式: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注]本题中的原始收入总额即初次分配总收入。
可参考教材p71页、p72页、p78页、p80页。
【第2题】
1.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
2002
2.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
(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消费率
(3)恩格尔系数
讲评:本题考查利用参考资料的能力及相关指标的概念和计算。
数据资料可从国家统计局网站(网址:/index.htm)中的统计数据中查找。
相关概念及计算可参考教材p81页、p88页、p89页。
【第3题】
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
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
讲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一国来看,国内各单位之间的资本转移会作为内部流量收支相抵……。
”(教材p97页)解题的思路就是国内各机构部门的资本转移总收入=资本转移总支出。
【第4题】
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
计算:
(1)居民储蓄额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
讲评:本题考查了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的指标及编制。
此类题的基本思路同第1题。
此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净金融投资即资金余缺或净贷出/净借入;编制资本账户时,假如没有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以及资本转移时,可以忽略不计;且⑴⑵⑶必须按顺序利用账户的平衡关系或资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计算。
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是通过净金融投资体现的。
可参考教材p86页、p107-108页。
【第5题】
某期企业部门发行股票5000亿元,债券1399亿元,其中居民购买股票560亿元,债券650亿元;企业部门在银行存款970亿元,居民在银行存款8500亿元;居民购买国库券1500亿元,兑换到期债券3890亿元;银
行购买国库券3000亿元,贷款给企业6000亿元。
计算:(1)企业部门的金融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
(2)居民部门的金融资产总额;
(3)银行部门的金融负债总额;
(4)说明哪些部门是净负债部门,哪些部门是资金有余部门。
讲评:本题考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算。
主要的问题在于判断每一具体项目是金融资产还是金融负债,是谁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然后依据资产负债差额判断是资金有余部门或净负债部门。
可参考教材p106页。
【第6题】
已知如下机构部门的资料(单位:万元)
(1)期初资料
非金融资产 2000
现金和存款 300
证券 400
其他金融资产 300
长期贷款 800
商业信用 600
其他负债 400
(2)期内流量资料
实物投资额 200
金融投资
其中:黄金和存款 1680
证券 160
其他金融资产 200
金融负债:
其中:长期贷款 1160
其中:负债 160
(3)重估价资料
非金融资产 220
证券 200
其他金融资产 220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部门的期末资产负债表。
讲评:本题考查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关系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期初存量+期内变化量=期末存量是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关系。
具体在资产负债核算中有如下的关系:
期初资产(负债)+期内由交易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变动
+期内由外生因素引起的资产(负债)物量变动
+期内由价格引起的资产(负债)变动(重估价)
=期末资产(负债)
已知期初资产负债表数据,再给出期间资产负债变化数据,即可依据上述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公式编制期末资产负债表。
本题还需掌握资产负债表(账户)形式。
可参考教材p137页、p143页。
另外要注意的是:长期贷款、商业信用和其他负债属于金融负债。
【第7题】
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
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
讲评:本题考查的是国民财产的计算。
国民财产=非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对外金融投资净额)。
本题需要计算的应是国民财产总额,不是国民资产负债总额。
另外,金融资产前面最好加上“对外”两字,与对外金融负债相对应,相减即可求出国外金融资产净额。
可参考教材p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