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D 5.A 6.D 7.A 8.D 9.C10.D 11.D 12.C 13.B 14.A 15.C 16.D 17.C多项选择题:1.ABCDE 2.BCD 3.ABCDE 4.ABD 5.AB 6.BD 7.ABD 作业二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5.A 6.C 7.B 8.C 9.B 10.B 11.C 12.B 13.D多项选择题:1.ABCE2.ACD3.ABCD4.BCE5.ABC6.ACD7.ABCDE8.ABC9.ABC 10.BCD作业三单项选择题:1.A2.D3.A4.B5.C6.B7.D8.B9.C多项选择题:1.ABCD2.CDE3.ABD4.ACDE5.ABC6.ABCD7.ACDE作业四单项选择题:1.C2.B3.C4.A5.C6.B7.A8.A9.A 10.C 11.C 12.C 13.C 14.A多项选择题:1.ABCE2.ABCD3.AC4.BD5.AD6.ABDE7.ABCDE8.ABCDE 9.BC 10.ACD简答题第一次作业1、简述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的关系: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所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
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
2、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实物形态: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材燃料等。
价值形态:是生产的转移价值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虽可长期使用,也应视为中间消耗(凡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为中间消耗)。
2、资产的保养与修理(分两种情况)(1)普通的保养与修理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固定资产投资属固定资产形成3、研究与开发(1)购的研究与开发成果(2)非研究与开发单位从事研究与开发支出性质属于投资性活动实际核算中,如能对其进行估价,并能准确核定其折旧率,则计入固定资产形成。
否则作为中间消耗。
3、举例说明生产账户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生产账户的基本结构:来源:总产出使用:1、中间消耗2、增加值(的四项构成)生产账户的作用:是表现生产核算结果的工具。
它可以完整、清晰、简捷地表达生产核算的内容。
可以概括地表达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与分配法。
第二次作业1、简述制约直接消耗系数大小的因素(1)生产技术水平(2)产出的结构(3)价格水平2、由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简述收入分配核算的账户组成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
收入初次分配: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生产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
这些内容编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后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入。
这些内容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分配账户的内容”。
3、如何理解收入分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账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来源方的劳动报酬与生产税净额与收入形成使用方中的劳动报酬与生产税净额也有联系与区别。
4、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项和平衡项分别是什么?设置该账户主要起到什么作用?该账户是否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项是可支配总收入。
平衡项是总储蓄该账户主要作用是:反映可支配收入使用去向,即使用于最终消费和储蓄有关内容。
该账户不是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
因为部门账户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部门中不记录最终消费,其可支配总收入等于总储蓄。
5、积累账户包含哪些子账户?他们所核算的经济交易或经济流量分别是什么?投资或净金融负债)之间的关系,说明金融账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资本账户的平衡项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二者是相等的。
金融账户在经济交易流量核算中所处的位置。
(1)金融账户是使所有经济交易账户得以终结的账户。
金融账户与资本账户密切联系,解释了各机构部门在非金融交易中形成的资金盈余之去向和资金短缺之来源。
(2)金融账户与资产负债账户之间的联系紧密。
第三次作业1、宏观资产负债核算与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怎样?宏观资产负债核算要以微观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二者的基本概念是一致的,但包含的具体项目扩其分类,以及核算所采用的价格,由于目的不同,二者较多的差异。
2、简述资产负债估价的一般原则:(1)现行市场价格估价(2)交易双方同一估价(3)估价真实性(4)资产负债存量重估价由于资产负债是按现行市场价格估价,从期初到期末必然有市场价的变动以及与价格有关联的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因此对资产负债存量要重估价。
3、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都是存量账户,资产负债表是不是?资产负债表与积累诸账户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资产负债表是存量账户。
资产负债表与积累诸账户之间的联系是:期末和期初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各项资产、负债的差额就是该期资产负债的全部变化。
这些变化正是通过积累系列账户,即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分别表现的。
资产负债表积累诸账户间的区别是:前者是存量账户后者是流量账户。
4、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为什么要设置国外账户?与经济总体账户和机构部门账户相比,它有何特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设置国外账户的必要性是:前面涉及对外经济核算内容,国外机构是作为各账户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持账户的平衡关系而存在。
不能满足对外经济系统核算的要求。
国外账户与经济总体账户和机构部门账户相比的特点有:(1)国外账户立足于国外(2)国外账户只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种类交易并不反映国我上全部经济活动或经济交易的整体。
(3)国外账户记录的交易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国内机构部门账户上记录的某项经济交易的对应登录。
5、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1)立足于本国编制借方:记录外汇支出性经济行为贷方:记录外汇收入性经济行为注意:储备资产项目:借方:记录储备资产增加贷方:记录储备资产减少(2)余额栏(差额)=贷方-借方注意:表中的所有项目(包括储备资产的余额)皆是贷方-借方(3)表中体现了会计借贷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4)国际收支平衡关系:国际收支总差额与储备资产差额数额相等,符号相反。
第四次作业1.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划分经常账户与积累账户的依据是什么?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子账户?答:划分经常账户与积累账户的依据是:交易或经济变化的影响性质。
经常账户:核算的内容仅限于影响到储蓄或消费水平的那些经济交易的流量积累账户:核算其他所有影响到资产负债水平但并不影响到储蓄或消费水平的经济交易或经济变化的流量。
经常账户包括:1、货物和服务账户2、生产账户3、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1)收入形成账户(2)原始收入分配账户(3)收入再分配账户(4)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积累账户包括:1、资本交易(形成)账户2、金融交易账户3、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4、重估价账户2.从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账户综合的积累账户中可以考察哪些综合关系?答:1、各机构部门的资本形成与资金筹集、金融资产购买与金融负债、其他积累中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变化、重估价之间的联系。
2、各机构部门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关系3、国外与国民经济总量及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关系3.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与会计账户之间有何差别?又有何联系?在实践中,国民经济核算账户能否直接根据企业会计账户的资料来进行编制?企业账户国民经济账户账户主体基层单位各机构部门(国外部门)按科目性质,即资产、负 1、纵向:反映生产、分配、债费用所有者权益、损益使用。
分类设置账户设置:产生生产账、收入分配等账户2、横向:反映各部门数量状账户设置况。
设置:国民经济总体账、部门账、国外账3、反映再生产条件、过程和结果。
设置:经济流量账、经济存量账。
T型账左边为借方,表示:账户的左右,除了借方与贷方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外,还可以表现为:投入与产右边为贷方表示:资产减少出、供给与需求、进口与出账户格式或负债增加口、使用与来源等。
记账方式复式记账四式记账(双重复式记账)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与会计账户之间差别在实践中,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不能直接根据企业会计账户的资料来进行编制。
4.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目的和特点是什么?答:短期核算目的:1、预测本年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短期核算特点:1、核算期为月度或季度2、仅限于国民经济运行的部分环节和部分流量3、数据准确性往往比不上一般的年度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5、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答:人口核算主要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变动、人口构成统计。
计算题答案第一次作业一、1、生产法GDP=8673-4124=45492、国内生产净值=4549-259=42903、货物服务出口为79设货物服务净出口为x则:3658+898+x=4549x=-7设货物服务出口为y则:y-86= -7y=79二、1、生产法GDP=61100-37118=239822、收入法GDP=11700+2500+3950+4250+1620=240203、支出法GDP=7300+5000+2870+2400+5000+1150+4727-4400=24047三、工业总产出=25+(10-16)+(11-8)+5=27第一次作业计算题第4题国内生产总值账户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 总消费8110减:中间消耗4713 居民消费5600 劳动者报酬5240 总投资2037生产税净额595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2010 生产税610 库存增加24减:补贴15 贵重物品净获得 3净出口140 固定资产折旧1480 出口1200营业盈余2972 减:进口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 国内生产总值10287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 中间消耗=总产出- 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收入法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设:营业盈余为x则1480+5240+(610-15)+x=10287 x=2972第二次作业(计算题)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950 4068 120第二产业1950 23140 2100第三产业441 3480 931最初投入5744 11574 6702总产值9085 42262 98531、GDP=5744+11574+6702=240202、第二产业增加值=42262-(4068+23140+3480)=115743、第二产业消耗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4068/42262=0.0963二、a ij=x ij /x ja22=23140/42262=0.5475 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a23=2100/9853=0.2131 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第二次作业第3题第二次作业第4题1、收入法GDP=12800+20000+(21000-16000)+9260=470602、支出法GDP=36000+11000+(1440-1380)=470603、国民总收入=47060-60=470004、国民净收入=47000-12800=342005、总储蓄=50000-36000=140006、净金融投资=总储蓄-总投资(实物)-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14000-11000-(-30)=3030五、(第5题)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4800-2950=18502、居民净金融投资额=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1850-1000=8503、居民的金融负债=(660+300+80)-850=190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净金融投资第二次作业P19第6题第二次作业P19第6题第二次作业P19第6题第二次作业 第7题P20(机构单位编制)=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第三次作业(国际收支平衡表)第3题P27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检验(28780-27530-20)=1230与储备资产增减额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