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一、无端崖之辞[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郢.(Yǐnɡ)人 恂.(shùn)目 垩.(è)漫其鼻端 匠石斫.(zhuó)之 太暤.(hào) 五十犗.(jiè) 骛.(wù)扬而奋鬐.(qí) 怵.(chù)然 声侔.(móu)鬼神 惮.(dá)赫千里 相.(xiànɡ)梁 离而腊.(xī)之 鹓.(yuān chú)后世辁.(quán)才讽说 醴.(lǐ)泉 守鲵.(ní)鲋.(fù) 饰小说以干.(ɡān)县令 鸱.(chī)得腐鼠 处穷闾.(lǘ)阨.(ài)巷 困窘.(jiǒnɡ)织屦.(jù) 槁项黄馘.(xù) 破癕.(yōnɡ)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恂”,通“瞬”) (2)没而下(“”,通“陷”)(3)骛扬而奋鬐(“鬐”,通“鳍”)(4)自制河以东(“制河”,同“淛河”,指钱塘江,其上游为新安江)(5)苍梧已北(“已”,同“以”)(6)趣灌渎(“趣”,通“趋”,趋向,奔向)(7)王说之,益车百乘(“说”,通“悦”)(8)穷闾阨巷(“阨”,通“隘”)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尝⎩⎪⎨⎪⎧尝.试为寡人为之(试,动词)臣则尝.能斫之(曾经,副词) (2)听⎩⎪⎨⎪⎧听.而斫之(任意,副词)视听.食息(用耳朵接受声音,动词)(3)若⎩⎪⎨⎪⎧若.蝇翼(好像,动词)若.能射乎(你,代词)任公子得若.鱼(此,代词) (4)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经过,动词)日过.午已昏(偏过,动词)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动词) (5)引⎩⎪⎨⎪⎧引.之盈贯(拉开,动词)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动词)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来,引导,动词)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称引,引用,动词) (6)乘⎩⎪⎨⎪⎧其往也,得车数乘.(辆,量词)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动词)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 兵车,量词)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就着,副 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车,坐上战车,动词)(7)乃⎩⎪⎨⎪⎧君乃.言此(竟,竟然,副词)约车百乘,兵乃.出(才,副词) (8)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也许,副词)子岂.治其痔邪(难道,副词) (9)于⎩⎪⎨⎪⎧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向,介词)于.是鸱得腐鼠(在,介词)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到,介词)其于.大达亦远矣(对于,介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指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一种文学体裁(2)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表转折(3)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古义:退却今义:犹豫不决,有顾虑而不敢前进(4)辁才讽说..之徒古义:传说、道听途说今义:讽刺的话(5)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6)相与遇于浑沌..之地古义:寓言人物的名字今义:糊里糊涂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日.凿一窍(名词作状语,每天)(2)离而腊.之(名词作动词,做成干肉)(3)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均为使动用法,使……醒悟,使……跟从)(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使动用法,使……活)(5)惠子相.梁(名词作动词,做相)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宾语前置)译文:因此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

(2)子何为者邪!(宾语前置)译文:你是干什么的呢?(3)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状语后置)译文:命人在都城中搜寻了三天三夜。

(4)挥斥八极。

(省略句)译文:意气奔驰(于)八方。

(5)吾无与言之矣!(省略句)译文: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常识·速览][识作者]“南华真人”——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

一般认为其生年约为公元前369年,卒年约为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但《庄子》一书和其他史料可作印证,估计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贫苦,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屦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

庄子学问渊博,能言善辩,是一个因愤世、厌世而遁世的没落知识分子。

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虚无主义和唯心主义,其源出于老子,又从消极和唯心主义方面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魏晋以后,与老子并称“老庄”。

唐开元二十五年被诏号为“南华真人”。

[探背景]战国时代,各种不同学派纷纷登台表演,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的局面。

老庄的道家学派,与儒家和名家学派是相对应的,尤其表现为对儒家思想的尖锐批判。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立场是鲜明突出的。

他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强烈不满,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清静无为,逍遥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庄子》自然产生了。

[整体·感知]庄子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但他觉得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也就是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

文中选了七个小故事,内容很杂,没有统一的主题,但都蕴含着大智慧。

“庄子送葬”是写庄子对惠施的怀念,因为有的时候,搭档难求。

“列子射箭”中,伯昏无人评论列御寇射箭是有为之射,不是无为之射。

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才是射之极致。

“浑沌之死”叙述了浑沌受人伤害失去本真而死去的故事,寓指有为之政祸害无穷,寄托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是讽刺眼光短浅好发议论的浅薄之士,比喻治理世事的人必须立志有所大成。

“曹商受赏”中,曹商得意忘形地在庄子面前夸耀自己。

庄子则把得宠、富贵跟最肮脏的“破癕溃痤”“舐痔”相比较,说他越得宠,得车越多,干的活就越肮脏。

这反映了庄子对附庸于权贵追名逐利者的蔑视。

“庄周借贷”中,借涸辙之鲋的故事说明顺应自然、依其本性的必要。

“惠子相梁”借讲鹓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文脉·梳理]无端崖之辞⎩⎪⎪⎪⎪⎪⎪⎪⎨⎪⎪⎪⎪⎪⎪⎪⎧运斤成风⎩⎪⎨⎪⎧⎭⎪⎬⎪⎫送葬过墓斫垩不伤质死无言知音难觅搭档难寻要善于合作不射之射⎩⎪⎨⎪⎧⎭⎪⎬⎪⎫百发百中临渊垂足有心而射(小境界)至人无心而射(大境界)浑沌之死⎩⎪⎨⎪⎧⎭⎪⎬⎪⎫儵忽报德七日凿窍浑沌死去违背人性善意不善任公子钓大鱼⎩⎪⎨⎪⎧⎭⎪⎬⎪⎫无心而钓——得有心而钓——难实现大志强求必不得顺应自然曹商舐痔⎩⎪⎨⎪⎧⎭⎪⎬⎪⎫使秦而富处闾而穷丧失尊严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为人不齿涸辙之鲋⎩⎪⎨⎪⎧⎭⎪⎬⎪⎫得金而贷激水迎子违反自然之道说大话,讲空话遭人唾弃惠子相梁⎩⎪⎨⎪⎧⎭⎪⎬⎪⎫庄子见疑鹓飞天鸱鹰多虑讽刺权迷心窍之人阐明轻视权贵之心 [文本·层析]1.细读第二则寓言,简要说明前后两次射箭的不同及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射箭在古代司空见惯,然而列御寇善于射箭,把满满一杯水放在胳膊肘上,引弓连发数箭,箭箭中的,而滴水不洒,这已经让人惊愕了,但在“射之射”之上进一步翻出伯昏无人的“不射之射”,说他背对深渊,脚掌三分之二悬空,面不改色心不跳,让列御寇汗流至踵,导致难中目标的结局。

实际上这是“有心而射”和“无心而射”的区别,前者是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的;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只有达到“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的状态。

在写法上体现了以实衬虚、逐层深入的特点,用通俗的寓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超凡脱俗、万念成空,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2.简析第六则寓言蕴含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篇选自《庄子·杂篇·外物》。

鲫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如果等庄子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蜀江的水引过来,鲫鱼早就渴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

这个故事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

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的惯用伎俩。

3.阅读本文七则寓言,结合有关资料,简要谈一下庄子寓言的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庄子》全书共有一百多个寓言,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