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公开课教案
高一政治公开课
课题
名称
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时间
授课人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课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框题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在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课的内容理论性不强,相对通俗易懂,因此,设计教学时把侧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德育功能上。
问学生买不买iphone6?如果买了iphone6,过一段时间过时了或者坏了,你会怎么做?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入”包括居民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紧缩消费——导致个人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3、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缺乏理智。
教
法
讨论法、归纳法、自主学习法,课上给学生时间自己阅读“消费心理面面观”,然后把书本上的典型事例整合到一起,集中让学生分析,从而得出有关消费心理的相关知识。
视频、讲解法,对消费原则这部分知识点主要靠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导入:视频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新课讲授:小调查:iphone6的上市,问学生是否会购买及其购买的理由。其理由体现消费者的什么消费心理?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从众心理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践行的正确的原则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理智的消费心理,值得提倡
教师:各种消费心理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只是在消费过程中某一心理表现的更明显。如何区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呢?
(从众:人有我有,追求共性。攀比:人无我有,追求高档。)
练练手:选择题练习
教师:我们的消费行为以我们的需要为出发点,可是在购物时自身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那么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呢?
三
维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1、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2、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
3、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登基本消费原则。
能
力
目
标
1、培养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学生: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等。
教师:除了上述这些以外,我们消费时还会考虑商品的质量、自己的需要等,这就是第四种消费心理——求实心理。
学生分组活动:学生看书概括每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利弊和态度,填表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消费心理
的表现
特点
利
弊
态度
从众心理
跟风随大流
仿效性
盲目性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1、理性消费——全面考虑在自身经济状况、考虑商品性价比,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作出理智而冷静的选择。
2、避免盲目跟风
3、避免情绪化消费
4、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色消费的含义。
2、绿色消费的核心
3、绿色消费的要求(5R)
(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消费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3、树立绿色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需要践行的原则。
难点: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
教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求人们抑制消费,它是强调不要浪费。它与贷款消费不矛盾,它实际上是提倡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分析了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学生回答)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探讨了四个原则,分别是——(学生回答)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代价大,社会认可度低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炫耀性
盲目性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