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政教072王敏 07040220
一、教材分析
本框位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对消费的基本知识有了总体性认识,所以本框内容就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四种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消费心理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
虽然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在逐步地成熟之中,但他们对事物又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深刻的认识,做事容易冲动和盲目,容易受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所以本框的设计只在让学生辩证地分析四种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评价四种消费心理。
2、能够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消费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并结合当今热点低碳经济,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做理智消费者
依据:这是本框的落脚点。
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对四种消费心理的辨别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依据: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有限,对于这四种消费心理的辨别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法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分析归纳法
让学生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隐形的绳子》,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上本没有绳子,跨过去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绳。
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各种行为是受什么影响?引导得出我们的心理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行为。
同理我们表现在消费上的一系列行为也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那具体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呢?进而导入本课第一目的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既直观又生动,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本框知识的落实。
)
2、讲授新课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创设情境:我同学生日礼物
每年,当自己和一些好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小豆都要和同学互送礼物,这不,下个月,又有好几个同学要过生日了,小豆和爸爸开始商量买礼物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例着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且理论联系实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消费心理)
情境一
女儿:嗨,小雅的生日礼物真难买啊!
爸爸:有何难啊,商店里的礼物多着呢?
女儿:不是为这。
爸爸:那为啥啊?
女儿:嗨,上个月她每周看快乐男声,这个月又天天下“流星雨”。
我是弄不清楚她下个月喜欢什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爸爸:噢,原来是这样啊。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看完这则情境来思考小雅的行为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从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得出从众心理,并超链接到四种消费比较的表格中来分析从众心理的特点、评价和我们应该树立的态度。
情境二
女儿:还有就是不知道送啥给小刚?
爸爸:那就问他当前喜欢哪个明星啊?
女儿:不是,他这人挺怪的,与众不同。
爸爸:怎么怪啦?
女儿:就说一个吧,新买的牛仔裤非得在膝盖部位抠两个洞,还不能一样大小。
爸爸:啊。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如果你赞成小刚的这种行为,请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你不赞成,也请你说出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求异心理,并继续链接到表格分析求异心理。
情境三
女儿:还有阿哲!
爸爸:他的生日礼物也很为难吗?
女儿:嗯,小璐说她准备送一个进口的MP4给他。
爸爸:啊,进口MP4很贵的。
女儿:可我总不能比她差吧,那会很没面子的。
爸爸: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并让学生讨论假如小豆的爸爸答应她的要求让
她去买比进口MP4差不多,甚至更贵的东西,那么小豆能得到什么?这又会给她的家庭带来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小豆会得到面子,满足虚荣心,但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给她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进而对攀比心理进行列表分析。
情境四
女儿:对了,爸爸你的生日也快到了,你想要什么礼物呢?
爸爸:我就算了吧。
女儿:那可不行。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爸爸:那就实惠点的吧。
女儿:爸爸,我看你的手套有点破了,那我就送你一双手套吧。
爸爸:这个我喜欢。
教师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出这是一种求实心理,进而对求实心理的实进行分析,并对求实心理列表分析。
以过渡: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不提倡,攀比心理要不得,求实心理讲实惠。
所
要求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让学生明确含义,并举出两个反例:超前消费(展示图片月光族、卡奴、房奴)1 抑制消费(展示图片以及材料吝啬鬼泼留希金) 2、让学生理解:贷款消费是否等于超前消费?值得引导学生从出与入这对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贷款消费是有偿还能力的,鼓励的,超前消费是无偿还能力,是不值得提倡的。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活动:首先让学生比较盲从与从众的区别。
明确这个原则的含义。
理解三个避免
其一、避免盲从,跟风随大流(举例装修、羊群效应)
其二、避免情绪化消费(让学生举例)
其三、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漫画小儿麻痹症)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分析绿色消费的含义(主旨、核心)
针对主旨中的“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来举例。
案例一:中秋节,我们吃掉了整整一片森林。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但就在我们合家团圆举杯邀月的同时,地球上的6000多棵树已彻底消失,它们变成了月饼的包装盒,被扔在垃圾箱里。
据统计,仅香港一地,去年中秋后就丢弃了285万个月饼盒,叠起来相当于270幢高420米的国际金融中心。
引导学生得出要反对过度包装。
案例二:揭露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并减少使用,甚至不用。
2、绿色消费的表现: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展现材料:一张令人汗颜的罚款单
去德国考察前,我们在描绘着、揣摩着这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那里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到达汉堡之后,驻地同事为我们大摆宴席、接风洗尘。
酒足饭饱时,有1/3的饭菜剩在桌面上,结完帐,还没出门,邻桌的白人老太太就嚷了起来,说我们剩太多,太浪费了。
我们也理直气壮:“我们花钱吃饭,剩多少,关你什么事?”老太太掏出了手机。
不一会,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驱车赶到,听了情况,居然给我们开出了50欧元的罚单,并郑重地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理由浪费。
”
教师活动:让学生比较其中的两句话:“我们花钱吃饭,剩多少,关你什么事?”、“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理由浪费。
”来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导本块知识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当代并不过时。
并从历史角度、现实国情、个人成长三个角度来分析。
此外提示学生:提.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能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与贷款消费并不矛盾,但要反对浪费。
七、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