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色技术》课堂练习一(第一章至第三章)

《染色技术》课堂练习一(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填空题1、纤维素纤维染色常用的染料是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涤纶纤维染色常用染料是分散染料,锦纶纤维中染色常用的染料是酸性染料,蛋白质纤维染色常用的染料是酸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等,腈纶纤维染色首选染料是阳离子染料。

2、织物的染色方法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且在浸染法工艺配方中染料的浓度用owf%表示。

3、染料的三段命名法包括冠称、色称和尾注三部分。

4、颜色的三项基本要素是色相、纯度和亮度。

5、染色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吸附、扩散和固着。

6、染色是染料从染液中自动地转移到纤维上,并在纤维上形成均匀、坚牢、鲜艳色泽的加工过程。

7、浴比是布重与染液的比重。

8、上染百分率:指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9、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数称之为上染百分率。

10、在染色过程中加入电解质能加速染料的上染的现象称之为促染。

11、染色牢度除日晒牢度分8级外,其它均分成5级,数字越大牢度越好,一级最差。

12、染料常采用三段命名法,如100%活性艳蓝B-RV,100%表示力份(尾注),活性表示冠称,B-RV表示尾注。

13、半染时间: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量达到平衡上染量一般时所需要的时间。

拼色并不是随意可以拼在一起的,需要半染时间相等或相似的几个染料相拼14、染色牢度是指染品上的染料在染后加工过程中或在服用过程中,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时,能否保持原色色泽状态的能力。

染品在出厂前常需测定的牢度一般有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耐日晒牢度等。

15、轧染中为防止染料泳移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降低轧余率、采用红外线预烘热风烘干(烘筒烘干,温度由低到高)、加防泳移剂等16、上染速率太快,上染百分率太高,则常常会造成上染不匀,不透现象。

17、染料在溶液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有染料的电离、染料的溶解、染料的聚集、染料的分散四种。

18、在染后皂煮时,若皂煮过久,染料分子凝聚过大,则一般会引起摩擦牢度差19、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染料的亲和力太大(造成后面的染料变稀)。

二、选择填空1、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防止织物上染料泳移,烘筒温度通常应( A ).A.前低后高B.前高后低C.前后一致2、下列不属于浸染机械的使用特点的是( A )A 适合大批量生产B 适用与小批量生产C 属于间歇式运转设备3、分散兰ACE是属于( A )。

A.低温型染料B.中温型染料C.高温型染料4、提高染色温度,染料的平衡上染百分率( B )。

A、提高B、降低C、不变D、有的提高,有的降低5、针织物常用的染色设备是( C )。

A、连续轧染机B、卷染机C、绳状染色机6、( A )可以改善染品的匀染。

A.加入缓染剂B.提高染液pH值C.在染液中加入电解质7、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了防止织物上染料的泳移,通常应使用( A )A. 热风+烘筒B. 烘筒C.汽蒸8、力份为150%的染料染色浓度( B )比力份为100%的染料染色浓度大。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9、为提高染料扩散速度,可采用( A )。

A、高温染色B、提高染液PH值C、在染液中加入电解质10、当轧车轧液率不匀时,极易产生( B )A.原样色差B.左中右色差C.前后色差D.正反面色差11、提高染色温度,则平衡上染百分率会( B )A. 不变B. 降低C. 提高D. 不一定12、染色时,应选择( B )相近的染料进行拼色。

A、平衡上染百分率B、半染时间C、色光13、下列哪些不属于绳状染色机( C )A 溢流染色机B 喷射染色机C 卷染机14、吸取2g/L染料母液10mL,染2g织物,浴比为1:50,此时染料的浓度为( B )A.0.5%(owf)B.1%(owf)C.2%(owf)D.4%(owf)15、为提高活性染料染色时的上染百分率可采用( C )。

A、高温染色B、提高染液的PH值C、在染液中加入电解质D、加大浴比16、染料称好后,要充分溶化,若溶化不完全,会产生色点和色块等病疵,化料时,一般( C )A 直接加入沸水搅拌即可B 加入冷轧水搅拌C先用少量软水调和成浆状在,再加入沸水软水搅拌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是中和剂(软水剂)()2、染色时加盐能提高上染百分率;()3、为提高分散染料的溶解性,可采用60℃以上的温水进行化料。

(×)4、提高染液温度,上染百分率提高。

(平衡上染百分率提高)(×)5、染料浓度相同,浴比增大,织物的得色量不变。

(×)6、电解质的加入促进染料的聚集。

(×)7、力份是指商品染料中纯染料的百分含量。

( P6 )(×)8、拼色时使用染料只数越多,所得颜色越鲜艳。

(×)9、染色时,加入缓染剂,不但可提高匀染效果,也可提高上染百分率。

(不能提高上染百分率)(×)10、移染效果和泳移现象均可提高被染物的匀染性。

(泳移降低匀染性)(√)11、轧染是连续式生产,劳动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12、染整厂的烘干装置有红外线、热风和烘筒烘干等,都是无接触烘干。

(烘筒是接触式的)(√)13、纺织品的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浸染时染料浓度一般是用百分数来表示。

()14、染料具有颜色是由于对光波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五、简答题1、织物浸轧染液后,如何选择合理的烘燥方式?2、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染料泳移现象,试回答什么是染料的泳移?并分析产生泳移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措施。

3、试根据下列织物的性能特点,正确选择染色设备。

(1)涤棉针织物(2)纯棉机织物(3)纯涤纶织物六、计算题1、根据所给染色处方,计算所需染料、助剂用量及染液总体积。

织物:100Kg 浴比:1:5活性黄B-2RS 1.6%活性红B-3BF 0.2%Na2SO4 30g/LNa2CO3 20g/L2、配制2g/L染料溶液250ml,需吸取8g/L的染料母液多少毫升?七、名词解释1、盐析2、缓染3、移染4、浸染5、轧染6、轧余率请说出下列工艺过程中各物质的作用1、活性染料上染棉纤维的织物时固色后立即进行水洗及皂煮处理的目的2、硫化染料染色中的双氧水的作用。

3、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分批加碱的原因4、防染盐S 的作用5、棉织物连续式轧染工艺中尿素和海藻酸钠糊的作用6、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时纯碱的作用7、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时中性电解质的作用8、KN型活性染料上染棉织物后醋酸的作用9、还原染料上染棉织物时保险粉的作用10、还原染料上染棉织物后皂煮处理的目的11、还原染料上染棉织物时氧化前冷水洗的目的12、还原染料上染棉织物时皂煮处理前和皂煮处理后水洗的目的13、还原染料染色中的过硼酸钠的作用14、对于含有羰基的还原染料隐色体,如还原艳紫BBK,氧化后最好采用稀酸处理的目的15、还原黑BB染色后需用NaClO处理的目的16、还原染料染色工艺中如何避免过氧化的发生17、棉织物还原染料轧染工艺中进入还原液前冷却的目的18、棉织物还原染料轧染工艺中还原蒸箱的进布处,用还原液封口,出布用水封口的目的19、硫化染料染色中的硫化碱的作用20、硫化染料染色工艺中溶解染料和染色采用较高的温度的目的和原因21、硫化染料染色中的小苏打的作用22、硫化染料染色中的葡萄糖的作用23、硫化染料染色中的醋酸钠、磷酸三钠或尿素的作用24、硫化染料染色中的太古油的作用一、名词解释1、储存脆损2、光敏脆损3、直接染料的盐效应4、活性染料的固色率5、风印6、活性染料—浴两步法染色7、半还原时间二、填空题:1、在染后皂煮时,若皂煮过久,染料分子凝聚过大,则一般会引起()牢度下降2、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包括:()→()→()。

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料首先通过()和()吸附在纤维表面,并向纤维内部(),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再通过()洗去浮色。

3、为了提高直接染料的耐洗牢度,通常可采用()固色剂来进行固色。

4、由于K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较低,需在()中固色,因此又叫高温型活性染料。

5、在活性染料中加入尿素,能够帮助染料()6、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

7、还原染料的还原电位负值越大,表示还原()8、硫化染料染色时,染液温度越高,上染百分率()9、硫化染料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硫易游离析出,并在一定温度、湿度下易被空气中的氧化,从而使染后贮存较久的织物具有()现象。

10、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了防止织物上染料的泳移,烘干温度通常应()11、还原染料中有光敏脆损现象的的以()色染料较多.12、硫化染料隐色体在纤维上被氧化以后,一般在经过水洗,皂洗,水洗等后处理,完成染色过程。

硫化元染物在()摄氏度以上皂洗容易产生染斑,故一般不经皂洗处理,但要经()处理。

除硫化元外,其他染料可以用()处理以提高染色牢度。

固色处理的方法有()处理后能显著提高耐晒-皂洗牢度,但色光往往有所变化。

13、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温度提高,()速率和()速率都提高,但()速率的增加要比()速率增加要快,使得固色速率效率降低。

14、浴比:浴比(),固色效率提高。

浸染浴比一般为()。

亲和力较大的染料宜采用()浴比染色,而亲和力较小的染料浴比适当(),有利于提高固色率。

浴比主要与染色设备有关,一般来说,选用较小浴比,染料利用率高,但会影响()效果。

15、固色用碱剂有()、()、()等,最常用的是(),一般用量为()。

16、为了去除助剂、未反应的染料及水解染料,染后要经过充分水洗、()等,以提高染色织物的鲜艳度及牢度。

17、后处理时,织物上的碱要充分洗净,防止染色织物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色变,即()。

尤其是()型活性染料染色织物更易产生“风印”,若在染色结束烘干前浸轧(),可以防止风印的产生。

18、只有经过充分皂洗,才能达到染料应有的()牢度。

但活性染料一般不采用()皂洗.因为染料一纤维键对()比较敏感,易发生水解而引起色光改变和染色牢度下降。

19、活性染料直接性较小,在烘干时易发生“泳移”而造成染色不均匀或阴阳面疵病。

()是一种常用的抗泳移剂,也可以采用其它糊料作为抗泳移剂。

20、防染盐s主要作用是防止活性染料在汽蒸过程中受()影响而使色泽变萎暗。

但对于()敏感的活性染料应少加或不加。

21、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

常用的还原方法有()还原、()还原。

22、()是还原染料染色最常用的还原剂。

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遇()容易分解,pH=10时最稳定,它在烧碱溶液中,即使在常温下也具有强烈的还原能力。

在空气中不稳定,受潮后迅速氧化,甚至自燃,必须()储存。

在染色过程中,保险粉不断分解,发挥它的还原作用,直到浓度低于某一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