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常见问题解答
1.宝宝四肢为什么会不由自主的抖动?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受刺激易引起兴奋,再加上小宝宝神经对肌肉的支配控制不完全,因此会导致宝宝手脚抖动。
在受到温度变化、强光、震动时,就容易出现四肢抖动,有时还会伴有啼哭,持续时间短,随着月龄增长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家长大可不必紧张。
2.宝宝为何总是惊醒?
新生宝宝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抽动,尤其手指或脚趾头会轻轻颤动,或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时,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觉得宝宝缺钙或者是吓到了,其实这是正常的“惊跳反射”,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所致。
此时,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这种反应在刚出生时经常出现,之后会逐渐缓和,并在4个月左右时消失。
3.明明宝宝都已经能睡整觉了,为什么最近
突然变得难哄起来,而且夜醒频繁?
有的时候,孩子明明夜间睡眠很好,或者已经能够睡整夜觉了,却突然之间变得频繁夜醒。
要找到原因,首先就要排除是否遇到了“睡眠意外”,宝宝的睡眠可能受到了外界的干扰:比如出牙、鼻塞(感冒)、疾病、便秘等等。
当他醒来后,不舒适感或需求(比如社交欲望)可能会让他彻底清醒,然后需要他最喜欢的朋友和玩伴——你的陪伴!
小婴儿在夜间醒来,最多的原因是因为饥饿。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5个月大了,排除饥饿引起的夜间醒来(从午夜到早上6点之间),你可以简单考虑是否是以下原因:
有东西干扰他(包括饥饿、出牙、鼻塞、便秘、生病、打鼾)、睡眠时呼吸困难(鼻塞)、发烧、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耳炎引起的疼痛等
1、出牙
很多陪孩子经历过出牙期的妈妈都知道,出牙的过程另孩子非常的不适。
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把夜醒归咎于出牙的疼痛。
毫无疑问,出牙会让牙龈抽痛,让宝宝什么都想咬,好让牙齿赶紧冲出牙龈表面。
不过,这究竟是真的疼痛还是只是不适感呢?实际上,出牙历经从开始到结束的许多个月,所以这种疼痛不会太厉害,否则所有的孩子好几个月每天晚上都会醒来。
另外,大多数孩子白天并没有表现出疼痛。
在芬兰,曾经对于出牙而引起的问题做过一个调查。
通过对233名年龄在4个月~13个月的孩子每天跟踪访问和检查,结论是出牙不会引起发烧、白细胞数量增多、不会引起炎症。
当然也不会引起夜醒。
简而言之,出牙只是一种干扰:白天容易忽略,而当宝宝们平躺在安静的房间里,就会感到有一点点心烦。
如果确定是这种不适感让宝宝频繁醒来,就需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开一些例如布洛芬等药物,睡前30分钟服用,来
缓解症状。
2、疾病
疾病是对孩子睡眠最大的干扰。
如感冒、发烧、中耳炎、湿疹、鼻塞等。
当宝宝处于睡眠周期的浅睡眠阶段时(在转入深睡眠之前),疾病或身体的不舒适感会把他弄醒,然而这些睡眠干扰是完全没办法避免的,孩子总会经历一两次。
3、尿湿、排便、便秘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原因。
因为大家普遍都清楚,给孩子穿纸尿裤,比给孩子使用尿布能让孩子睡的更好。
因为孩子不会因为每次排尿弄湿尿布或者衣服不舒服而被迫醒来。
但是如果孩子使用尿布或者太小的婴儿纸尿裤的承载能力不大,婴儿都是因为尿湿衣服不舒服而频繁醒来。
夜间排便会极大的干扰宝宝的睡眠,尤其是在他因为便秘而费力排便的时候。
宝宝的大便出干硬的小球状或大块大块的,这样会损伤肛门。
除了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最初几个月可能几天才排一次便(母乳易吸收)之外,所有的宝宝至少每天排一次软便(尤其是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孩子因为便秘,大便干结让宝宝每次哼哼唧唧、不停扭动、频繁夜醒的话,可以考虑更换配方奶(过敏)、或者用栓剂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加辅食之后的宝宝可以喝些西梅汁或者吃西梅泥等等。
4.宝宝喉咙里为什么有呼噜声?
如果宝宝的呼噜声是在平卧时明显,侧卧时消失,那就有可能是喉喘鸣。
喉喘鸣又叫喉软骨发育不全,宝宝在母体钙吸收不足,引起的喉部发育不成熟,一般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只要做到按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轻的在半岁左右逐渐好转,重的到2岁左右好转。
5.宝宝鼻腔里为什么有杂音?
这通常是由鼻腔内干燥黏液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感冒。
鼻腔堵塞或通气差还会影响宝宝进食。
因此,需要为新生儿清理鼻腔,使干燥的黏液湿润,以便打喷嚏时打出来。
6.婴儿鼻子有鼻屎怎么办?可以帮宝宝挖
鼻屎吗?
注意要避免让新生儿吸入香烟烟雾,因为这会造成鼻腔堵塞或打喷嚏。
也要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任何强烈的异味。
7.打喷嚏一定是感冒吗?
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是感冒,因为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也可以说是宝宝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
8.新生儿呼吸快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
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这是由于新生儿肋间肌较为柔软,鼻咽部及气管狭小,肺泡顺应性差,由于呼吸运动主要是靠横隔肌肉的升降,所以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较弱。
又因为新生儿每次呼气与吸气量均小,不足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所以呼吸频率较快,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9.为什么新生儿吃多吃少都会吐奶?
多数是因为胃的贲门弯曲发育不完善而幽门括约肌发达引起的,会逐渐好转。
建议喂奶时抬高孩子上半身30度左右,一次喂奶不要太多。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打嗝、溢奶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食欲、体重正常增长就不用担心,可以喂喂益菌康片助消化,吃奶后多竖起拍嗝。
10.为什么宝宝会全身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都会有脱皮的现象,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
这种脱皮的现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会出现,但以四肢、耳后最为明显,只要在洗澡时使其自然脱落即可,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脱皮撕下。
11.新生儿吃奶挺多为啥体重下降了呢?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往往会有体重减轻的情形,这是因为宝宝的进食量还没有走上正轨,加上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出的水分等,使体内暂时性的失去平衡,造成体重在出生后前3~4天会减轻。
减轻的量可能多达出生时体重的10%,不过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八九天后这些体重就会补回来。
12.为什么小宝宝总哼哼唧唧的?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妈妈孕期情绪紧张、睡眠质量差引起的,会逐渐好转。
另外,出生15天后建议补充维生素AD。
而触摸宝宝的皮肤和身体,可以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宝宝身心健康发育。
宝宝脱离母体后出现的新生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许多都是正常的,然而年轻的粑粑麻麻们却往往对此异常焦虑和恐慌,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Ps:愿能帮助宝爸宝妈,希望小宝贝健康快乐成长!。